健康養身★擺脫「禿英」形象 醫:勿錯過治療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雄性禿好發年齡層連年下降,據診所調查,未滿30歲的「少年禿」族竟高達3分之1,其中IC產業、建築業及金融業等菁英份子更佔7成以上;醫師提醒,雄性禿依程度分為7期,年輕的「禿頭菁英」要擺脫「禿英」形象,盡量在第三期,也就是M字禿髮線達耳際以前接受治療,把握治療黃金期!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25到65歲男性有15.7%患有雄性禿,以往多為40-60歲中老年男性患有,但近年來因為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大及加班熬夜等外在因素影響,導致許多30-40歲男性已開始有嚴重的禿髮現象。

一名28歲的金融業職員何先生,因工作壓力大、常需輪班熬夜,又迷上Candy

Crush手機遊戲,常常徹夜「消糖」,原本毛髮就不茂盛的他,近期洗頭時不斷落髮,持續半個月後,髮線退到比「清朝人」更嚴重。他遍試按摩頭皮、塗抹薑汁、米酒等偏方,反造成落髮問題加劇,才趕緊求醫治療。

何先生就醫時已進入雄性禿第4期,也就是M字禿加O型禿;收治何先生的開業醫發毛診所醫師林宜蓉指出,他本身有雄性禿遺傳,一般這類患者30-40歲開始出現禿頭症狀,但2字頭的何先生可能因長期工作壓力大,加上常常外食、熬夜等生活習慣,造成毛囊細胞營養不良,讓雄性禿症狀提早出現。

台灣頭皮健康管理學會鄒積鎮醫師表示,門診中收治的30歲以下患者,多為雄性禿第二期或第三期,這時醫師會視情況,提供口服及外擦用藥一年,控制雄性荷爾蒙減緩掉髮;至於沒有毛囊者,可選擇最直接、快速的植髮治療。

林宜蓉提醒,民眾若有雄性禿家族史、持續3個月至半年間每天掉髮超過100根、頭髮不明原因變細、出油量變多、頭皮屑異常增多等,應儘快求醫診治,切勿誤信偏方,錯過治療黃金時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6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冬天到了,天氣冷颼颼,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很懶得洗頭。不過,網路上最近流傳著一段影片,影片標題寫下「不洗頭就會長蟲,很恐怖快分享出去」畫面中的男子的頭頂上竟然有好幾百隻白色小蟲在頭髮間流竄,畫面相當恐怖,令人起雞皮疙瘩,但是,也有網友表示,之前坐月子時,一個月沒洗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 銀髮族要如何保養自己,除了靠保建食品,尤其到了冬天,許多民眾都會燉補麻油雞或薑母鴨等藥膳,希望能透過食補暖暖身;中醫師徐樺宗指出,但若換有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患、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可得特別注意,並非適合食用油脂多的麻油雞等。 選擇黑色食物 幫助補腎氣 但到底要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家庭照顧者阿華辭掉教職,全心全意照顧失智母親近20年,母親離世後,她有一段時間每天呆坐床邊,斷食無事可做,甚至罹患憂鬱症,直到家總主動關懷,安排與心理諮商師協談、鼓勵參與活動,才慢慢走出家門。   親人離世後半年 家庭照顧者高風險期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寒冬送暖!歲末寒冬之際,國泰醫院發起「寒冬送暖物資募集」活動,一周內共募得101箱物資,包含衣物、兒童書、生活用品、食品、電器等。該院院長李發焜將所有物資,捐贈給北台北家扶中心及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 民眾慷慨捐贈 國泰醫院在12月7、8、9日發起物資募集活動,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