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春節假期放太久 休假症候群恐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今年的春節假期有夠長!由於每年在放完春節假期之後,都會有一波休假症候群的病人到身心科報到;因此,醫師特別提醒,民眾在春節假期即將結束前,就應該要及早收心,調整作息,才能在開始上班後,能夠正常工作。

耕莘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楊聰財表示,春節假期的時間都比較長,以致於大腦的下視丘中樞系統會比較鬆散,尤其是放長假時,會因為玩樂,而有晚上不睡,白天睡 的情況特別多,而若是下視丘中樞系統較為敏感的人,就容易出現休假症候群上身。

休假症候群主要症狀會出現昏昏欲睡、不專心、睡眠障礙、易疲倦、情緒低落、煩躁等情況;所以,楊聰財醫師強調,若是往常就會出現休假症候群的病人,在過年期間最好不要把假期全都用來玩樂,應該在假期結束前一、二天,就調整回正常的作息。

楊聰財醫師並建議,應該在春節結束前一、二天,多做運動,可以讓大腦的多巴胺恢復正常,以及使腦內啡、血清素及腎上腺素也可提升,這都有助於恢復平常工作時的活力;另外,因為年節時多大吃大喝,就應該要在前一、二天的飲食選擇清淡為宜,並藉由運動可將大魚大肉消化掉。

而在上班前一天,則是應該寫休假日記,並將書包或是工事包準備好,以便隔天能夠正常上班或上課;楊醫師說,休假前一天寫日記,有象徵性的儀式,可將放假的心情做一個告別。民眾並可訂定上班或是上課後的計畫,讓新的一年都能順順利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04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大腸癌連續6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近萬人罹患大腸癌,而長期便祕容易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營養師建議,日常飲食可適量攝取益生源的食物,例如五穀根莖類、水果蔬菜類,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寡糖,可幫助腸道有益菌生長。馬偕醫院營養課臨床組長趙強表示,當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南瓜富含多種植物生化素,具有抗氧化、預防白內障和黃斑部病變的功效,甚至還能預防癌症!但是,成大醫院營養部鄭惠華營養師表示,南瓜中的鉀離子較為豐富,建議腎功能異常的病患減少攝取量,避免腎臟負擔過大。南瓜屬全穀根莖類,其中含有多種植化素:beta蘿蔔素、玉米黃質、葉黃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名兩個月大男嬰,平常喝配方奶為主,食慾佳、活動力良好,但某天家長在換尿布時,發現寶寶大便帶有血絲,還有腹脹的情形發生;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寶寶有輕度貧血狀況,以及血中嗜酸性白血球稍高,研判男童是牛奶蛋白過敏所引起的腸炎。醫師建議家長停止餵食原先喝的配方奶,改成高度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陽痿原本是年紀愈大發生的比例愈高;不過,泌尿科醫師發現,勃起功能障礙,連20歲初頭的男大學生也跑不掉。原來這名男大生有糖尿病,因為糖尿病造成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進而影響海綿體血管壁平滑肌放鬆,才導致他出現陽痿。 收治這名男大生的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陳煜醫師表示,這名21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