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桑樹一身是寶

桑樹一身是寶

桑樹在中國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史,其葉可飼蠶,其皮可造紙,果實可食用,葉、枝、果、根皮均可入藥,因此桑樹全身都是寶。

是蠶的糧食,用的是嫩桑葉,作藥用用的是桑樹的老葉,一般是在冬天採集,故又名「冬桑葉、霜桑葉」。桑葉質輕,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功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常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等病症。

桑樹一身是寶
桑樹的老葉,一般是在冬天採集,故又名「冬桑葉、霜桑葉」,可作藥用。


霜桑葉能止盜汗
桑葉治療夜間盜汗的效果特別好,宋‧洪邁《夷堅志》曾記載:嚴州山寺有一遊僧,形體羸瘦,飲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濕透。如此二十年,無藥能治。監寺僧曰:「吾有絕妙驗方,為汝治之。」三日之後,宿疾果然痊癒。其方單用桑葉一味,乘露採摘,焙乾碾末,每日二錢,空腹用溫水湯調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在其《丹溪心法》一書中亦記載:「經霜桑葉研末,米飲服,止盜汗。」桑葉不獨對盜汗有效,將桑葉、淡豆豉、小米煮成粥,亦可治療自汗。

桑葉香枕天然助眠無副作用
現代人睡眠障礙者很多,可用霜桑葉陰乾來製成枕頭,能治頭暈目糊,令人安神入眠。

近代日本人對桑葉頗有研究,據臨床實用統計,有以下功效:穩定血壓,改善血糖值,減輕體重,改善膽固醇值和高血脂症,改善骨質疏鬆症(提高骨密度),消除便秘,不易感冒,改善異位性皮膚炎,補充體力,容易入睡。


【老中醫驗方】調養虛弱之體的桑葉粥

對於病後產後之人,或年邁虛弱之體,身雖不健,但無大恙,唯見「晝時動輒汗出,夜睡心神不穩者」,投上方多收良效。

材料:霜桑葉6克,淡豆豉10克(搗碎),小米50克。
煮法:先於鍋中入水兩碗,入霜桑葉、淡豆豉置火上,沸後,文火煎煮刻許,去渣留液,放入小米,再煮成粥,臨睡前溫服,每日一劑。連用五天。

注意:病期延久者,其劑當須多用,每每服藥過月,方能漸收其功。(源自山西老中醫顧兆農先生的驗方)

桑樹一身是寶
桑椹(Fotolia)


桑椹
桑椹鮮食,酸甜可口,生津止渴外,還有許多好處,《隨息居飲食譜》:「桑椹,甘平,滋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解酒毒,袪風濕,聰耳明目,安魂鎮魄。可生啖(宜微鹽拌食),可飲汁。或熬以成膏,或曝乾為末。設逢歉歲,可充糧食。久久服之,鬚髮不白。以小滿前熟透色黑而味純甘者良。熟桑椹,以布濾取汁,瓷器熬成膏收之,每白湯或醇酒調服一匙,老年服之長精神,健步履,息虛風,靖虛火,兼治水腫脹滿,瘰癧結核。」

桑椹也能幫助降低血糖,唐《新修本草》蘇敬曰:「桑椹單食止消渴(糖尿病)。」肝陽上亢,血壓升高,頭重腳輕,熬桑椹膏天天服用,能平熄虛風虛火,治療高血壓。

桑椹熬煮與食用宜忌
1.忌用鐵鍋:將桑椹熬膏服用,補力作用則佳。桑椹不蒸熟很難曬乾,而乾後則味已散,蒸桑椹時不能用鐵器,因其含有較多的鞣質,能與鐵起反應。故在熬煮桑椹時,以砂鍋為好,搪瓷鍋亦可。

2.未成熟不能吃:桑椹鮮食以紫黑色為補益上品。未成熟的桑椹中含有溶血性過敏物質及透明質酸,過量食用後容易發生溶血性腸炎。

3.小兒不宜多吃:因桑椹含有較多的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鈣、鋅等物質的吸收,所以小兒勿過多食用。
4.脾虛便溏者,不宜食用。

桑根白皮
桑白皮味甘,性寒,歸肺經,功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肺熱咳嗽及水腫,還可止血清肝,治衄血、咯血及肝火偏旺的高血壓。

治療脫髮症桑白皮效果甚佳
桑白皮有一個妙用,那就是治療脫髮症,《聖惠方》記載:「治髮鬢墮落,桑白皮剉三升,以水淹浸,煮五、六沸,去渣頻頻洗沐,自不落也。或治髮槁不澤,用桑根白皮、柏葉各一斤,煎汁沐之即潤。」

用桑白皮煎水後洗頭,可以袪頭皮屑,初次洗就有效果,連續使用效果更佳。注意洗頭後一般不再用清水清洗,同時也不要用任何洗髮精洗頭。此法對於脂溢性脫髮症,效果甚好。

桑樹一身是寶
桑枝(Fotolia)


桑枝
桑枝味苦,性平,歸肝經。功能袪風通絡,利關節,用於風濕痹痛,四肢拘攣,尤宜於上肢肩臂關節酸痛麻木,寒證、熱證均可用之,而以熱痹更為適宜。

利關節治肺氣止咳嗽
在《本草綱目》記載:「…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運,肺氣咳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輕身,聰明耳目,令人光澤。久服,終身不患偏風。」

趙溍《養奇漫筆》記載一則桑枝治咳嗽的醫案:
越州一學錄少年苦嗽,百藥不效。或令用南向柔桑枝條一束,每條寸折納鍋中,以水五碗,煎至一碗,盛瓦器中,渴即飲之,服一月而癒。

引用:大紀元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被牙醫師建議智齒應儘早拔除嗎?其實背後可是有原因!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指出,智齒生長在口腔最後方,是最晚生成牙齒,常因生長空間不足導致無法正常萌發,甚至長歪,不僅不容易清潔,也容易誘發蛀牙、牙齦發炎、牙周病等問題,甚至高達81%以上可能連帶影響周邊...

閱讀詳情 »

一名80多歲的婆婆,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長達10多年,早期還能騎單車、散步1小時,近期走路不到3分鐘就得休息,下背痛到生不如死,就醫檢查發現是腰椎滑脫合併神經性跛行。去年4月,她終於鼓起勇氣接受手術治療,醫師考量個案年事已高,且有蟹足腫體質,術後恐發生神經沾黏影響生活,建議採取能縮小手術範圍的微創脊椎...

閱讀詳情 »

雖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有一些食物可說是很多人都不愛,甚至連吃都不吃,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重視營養素均衡攝取。究竟這些名列挑食排行榜上的「爭議」食物,可以說不吃就不吃嗎,還是忍痛也要吞下去?知名營養諮詢中心院長蘇妍臣營養師表示,飲食注重的是背後的營養素,而不是食材本身,如果有些食材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2022年資生堂集團正式邁入150週年,始終將「美力創新讓世界更好」視為使命的資生堂不只為美麗下註定義,資生堂社會關懷美容中心更發揮彩妝的力量,幫助癌友重拾自信,活出自我。 日本「資生堂社會關懷美容中心」 於2009年引進台灣 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在廣島與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