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8歲學生罹口腔癌 竟是智齒惹禍!

18歲學生罹口腔癌 竟是智齒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被牙醫師建議智齒應儘早拔除嗎?其實背後可是有原因!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指出,智齒生長在口腔最後方,是最晚生成牙齒,常因生長空間不足導致無法正常萌發,甚至長歪,不僅不容易清潔,也容易誘發蛀牙、牙齦發炎、牙周病等問題,甚至高達81%以上可能連帶影響周邊牙齒健康,即使沒有長歪,若反覆刮傷周圍的口腔黏膜,也可能埋下癌變風險。

頸部下刀再截取小腿骨修補 口腔癌術後未留疤痕 

一名18歲游同學,近來因右下顎疼痛赴牙醫看診,經檢查發現右下智齒因無法正常生長,有發炎情形,但拔除智齒後傷口卻持續悶痛並伴隨麻刺感,且接受消炎止痛治療仍無法改善,只好轉至醫院檢查,經醫師將發炎組織取樣化驗,確診為口腔癌。夏毅然主任表示,考量患者年紀輕,手術造成巨大傷疤恐影響身心,因此由頸部下刀,翻開皮膚再切除癌變的下顎骨並截取小腿骨進行修補,術後不僅未留疤痕,至今追蹤七年也未復發。

90%以上智齒都需拔除 16至25歲最佳拔牙年紀

夏毅然主任說明,90%以上的智齒都需要被拔除,最佳拔智齒的年齡則為16至25歲,主要因這時智齒剛萌發不久,牙根尚未發展成熟、齒槽骨質鬆軟,因此較容易拔除,不過拔牙後難免腫痛,只需按醫囑定時服用消炎止痛藥。

此外,也有患者因智齒位置太接近神經,拔牙過程不免傷及神經造成顏面麻痺,通常約1至3年即可恢復,不需過於擔憂。

拔完智齒感到不適要注意 必要時應盡快就醫

不過若為完全深埋在骨頭內的智齒,因不會有蛀牙或發炎的風險,可暫時先不拔除,但仍有3%的機率可能轉變為囊腫,或轉變成口腔癌,因此定期檢查仍是關鍵。夏毅然主任呼籲,若拔完智齒後感到不適,且長達兩星期以上遲遲未緩解,則應提高警覺,必要時應盡快尋求醫師協助,避免症狀加劇,誘發疾病。

【延伸閱讀】

舌麻、嘴破遲遲好不了? 「5大症狀」揪口腔癌

拔完智齒後 鄰近牙齒鬆動怎麼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引起膝蓋疼痛、腫脹的原因很多,大多由骨膜、筋膜粘連,關節軟骨退化,周邊毛細血管被瘀阻所造成。如何緩解疼痛,改善、提高膝關節功能呢?一種簡單易行的穴位按摩方法,可以減輕疼痛。 圖片翻攝 下同/今日頭條   一、 按壓拍打血海穴   取穴:血海穴在膝蓋內側,可以將對側的手掌心對準膝蓋...

閱讀詳情 »

  (示意圖-非新聞本人-圖來源blog.sina) 據新聞報導,年輕男子崔某因服用何首烏治療脫髮,導致肝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去世。崔某有脫髮的問題,碩士畢業後,為了好找工作,曾在兩家醫院尋求治療脫髮的良方,先後服下接近 6 斤的何首烏。 藥監局早就點過何首烏的名 網上隨便一搜,都能找到何...

閱讀詳情 »

吃飯時說話一不小心誤吞了魚刺,漢口市民郭先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吞菜「壓」下去,可沒想到橫卡在食道的魚刺扎破了食道壁,距離頸動脈僅2毫米,危險萬分。幸好經及時急診手術,郭先生轉危為安。 45歲的郭先生(化名)家住漢口常青花園,前晚他和親戚在餐館吃飯時,酷愛吃魚的郭先生往嘴裡塞了一大口魚肉,還沒來得及細嚼...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15年前患癌,不切除腫瘤,1年就康復…… 這個神話般的抗癌故事就發生在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員,今年已經62歲的李雪健先生身上! 2001年換鼻咽癌, 2002年康復拍戲, 2009年榮獲第27屆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