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口腔癌 無痕切除手術讓臉上無疤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口腔癌患者不再需要擔心接受手術後,五官或容貌會有明顯缺損!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療團隊,將心臟外科置換瓣膜的開心手術「降落傘式」縫合法,運用在部分口腔癌患者上,這項無痕切除重建手術,除了成功率及手術時間與傳統手術相當,更因為切口部位在頸部而非臉上,病人外貌與吞嚥、言語等功能也可同步重建。

嘉義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長正醫師提及曾收治的口腔癌病患,一位49歲吳女士因為忽略長期舌部潰瘍的徵兆,在3年前確診已舌癌第3期,當時的她對人生失去信心,甚至一度因為不想在臉部留疤而抗拒手術,經醫療團隊評估及溝通後,運用無痕切除重建手術,經8小時手術時間並住院兩週後,吳小姐不但順利出院,臉上也完全沒有疤痕,吞嚥及發音功能在持續練習後幾乎不受影響,經過3年來追蹤,腫瘤也沒有復發跡象。

口腔癌主要包括唇癌、舌癌、齒齦癌、頰黏膜癌等;張長正醫師指出,上述案例罹患的舌癌,3、4期的治療通常以手術切除同步重建為主;但傳統治療需要從下頷骨鋸開,或做部分上頷竇切除手術,甚至要拔掉一些牙齒,才易於舌部切除與重建,但會破壞病患的嘴唇、下巴,不僅造成外觀缺損、唇部外翻等問題,言語、吞嚥、飲食功能也會受影響。

面部無痕切除重建手術則僅在頸部橫切8-10公分,利用「降落傘式」縫合法,將要接合的皮瓣血管經皮下通道穿至頸部,用縫線暫時懸吊至口腔內缺損位置,再將皮瓣「降落」,最後從頸部做顯微手術接合動靜脈;該手術方式可同時達到吞嚥、語言功能與外觀的同步重建。

不過,不是每個口腔癌患者都適用面部無痕手術,若腫瘤位置集中在軟組織,如舌底、口底或部分舌頭,沒有侵犯到下頷骨及臉部皮膚,且沒有張口困難的牙關緊閉才可施行;若癌症細胞已侵犯或接近皮膚,臉部在切除範圍內,就無法「無痕」。

張長正表示,目前該手術方法國內部分醫院有在使用,病患的術後滿意度普遍良好,更能提昇病患生活品質,希望醫界能夠持續推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74

相關推薦

用一個冰凍過的湯匙。將湯匙放入冷藏室大約10到15分鐘,然後拿出來,放在黑眼圈上。直到湯匙被暖熱再拿開。神奇的是黑眼圈竟然... (圖片擷取自natural-homeremedies) 以下教你幾招去除黑眼圈的方法 方法1:找出問題根源睡個美容覺。 每天晚上睡眠要充足。雖然還不明確什麼睡眠不足會導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29歲的趙小姐,雖然五官立體,但皮膚黑、整臉又有數不清的皺紋,明明是正港的台灣人,卻常被誤認成菲傭。國內最新調查發現,女性最不滿意臉部鬆弛、下垂,其次是眼袋、淚溝,還有法令紋、雙下巴、臉頰凹陷,高達5成想要看起來更年輕、更有吸引力,看起來比較不累。醫師提醒,想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剛出生的新生兒,只要一喝奶就狂吐不止,一直持續了好幾天,家人擔心得要命,小嬰兒還在婦產科診所沒有回家,就被轉診到大醫院看診;經由檢查發現,這名新生兒竟然是因為腸子長了幽門蹼,進而造成腸阻塞,才導致所喝的奶都給吐了出來。 幽門蹼長在胃與十二指腸之間 收治這名新生兒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乳癌放射治療致「皮膚炎」 嚴重者恐影響療程 根據統計,在台灣接受放療的乳癌患者中,在治療後的一至兩周,九成以上患者開始出現放射性皮膚炎的症狀。若放射性皮膚炎症狀持續惡化,除了會導致療程被迫中斷外,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因疼痛或需傷口照護而受到嚴重影響,有些患者甚至在療程結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