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海鮮你真的吃對了嗎 小心海鮮的錯誤吃法

海鮮你真的吃對了嗎 小心海鮮的錯誤吃法
  夏秋交替戶外活動特別多,同時也是海鮮漁貨出產豐富的時期,海鮮品種繁多、味道鮮甜,讓人忍不住多吃幾頓。但是,有關專家指出,海鮮雖然含有豐富的物質營養,但是不宜暴吃。而且吃海鮮也是有講究的,你真的會吃海鮮嗎?

  海鮮吃前怎麼處理

  海魚:吃前一定要洗淨,去淨鱗、鰓及內臟,無鱗魚可用刀颳去表皮上的污膩部分,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是海魚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貝類:煮食前,應用清水將外殼刷洗乾淨,並浸養在清水中7~8小時,這樣,貝類體內的泥、沙及其他髒東西就會吐出來。

  蝦蟹:清洗並挑去蝦線等髒物,或用鹽漬法,即用鹽水浸泡數小時後晾曬,食前用清水浸泡清洗後烹製。

  鮮海蜇:新鮮的海蜇含水多,皮體較厚,還含有毒素,需用食鹽加明礬醃漬3次,使鮮海蜇脫水3次,才能讓毒素隨水排盡。或者清洗乾淨,用醋浸15分鐘,然後熱水焯(100℃沸水中焯數分鐘)。

  乾貨:海鮮產品在干制的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一些致癌物,食用蝦米、蝦皮、魚乾前最好用水煮15~20分鐘再撈出烹調食用,將湯倒掉不喝。

  海鮮最佳烹製法

  高溫加熱:細菌大都很怕加熱,螃蟹、貝類等有硬殻的,則必須加熱徹底,一般需煮、蒸才可食(加熱溫度至少100℃)。

  與姜、醋、蒜同食:海產品性味寒涼,姜性熱,與海產品同食可中和寒性,以防身體不適;而生蒜、食醋本身有着很好的殺菌作用。

  酥制:將魚做成酥魚後,魚骨、魚刺就變得酥軟可口,連骨帶肉一起吃,不僅味道鮮美,還可提供多種營養素,特別是魚骨中的鈣是其他食品所不能及的。

  

海鮮的錯誤吃法

 


  生吃:生鮮海產中往往含有細菌和毒素,生吃易造成食物中毒,而且海魚中含有較多的組氨酸,鮮食還極易導致過敏。

  熏烤:熏烤的溫度往往達不到海鮮殺菌的要求,而且只是將表面的細菌殺死,中心部分還可能存在蟲卵。

  涮食:為求材料鮮嫩,火鍋涮食時間極短,而半生不熟的海產品中,寄生的蟲卵不能被殺死,食用後被感染的機率高。

  醃漬:用糟鹵、醬油、燒酒等醃製或熗制海鮮,不具備殺滅海鮮中細菌的功能,即使醃製24小時後仍有部分蟲卵存活,這樣製法的海鮮幾乎等同於生吃,對健康不利。

  家常海鮮食譜

  韓式涼拌墨魚仔

  原料:墨魚仔500克,韓式辣醬4湯匙,辣椒粉2湯匙,醬油2湯匙,白糖2湯匙,醋1湯匙,熟芝麻2湯匙,蒜20克,姜20克,料酒1湯匙。

  做法:墨魚仔收拾乾淨備用;鍋裡倒入水燒開,放薑片、料酒和墨魚仔煮滾後,關火燜2分鐘;撈出墨魚仔,放入冰水中浸泡5分鐘;蒜、姜切碎,將韓 式辣醬、辣椒粉、醬油、白糖、醋、蒜、姜、熟芝麻放到一起,墨魚仔瀝乾水放入碗中,將調好的調料倒入碗中,攪拌均勻,放入冰箱冷藏1個小時後即可食用。

  家常油燜大蝦

  原料:大蝦500克,蔥薑末、鹽、白糖、料酒、醋、油適量。

  做法:將大蝦洗乾淨;炒鍋中倒入底油,放入蔥薑末爆香;將處理好的蝦倒入鍋中煎至發紅,期間用鏟子依次按壓蝦頭,使蝦油充分被擠出;然後倒入料酒,蓋鍋蓋燜30秒;打開鍋蓋後倒入鹽、白糖和幾滴醋翻炒一下;蓋鍋蓋用中小火燜3分鐘即可出鍋。

相關推薦

說起年輕想必誰都想,尤其是女性朋友,保持年輕的方法有很多,大多數人會選擇昂貴的護膚品及化妝品,這雖然能讓你看上去年輕,但時間長了還是有副作用的。其實,想要年輕我們就要從內到外都能夠保養的好,飲食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如果你想50歲變20歲的話,不妨試試這碗燕窩都不如的湯。   燕窩都不如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外食多,早上依靠早餐店,中午就依賴便當店,不是排骨便當就是雞腿便當,到了晚上則又匆匆來份炸雞加薯條,或是來碗牛肉麵;三餐老外的結果,常會引起消化系統的當機,不只是腸胃消化不良、胃潰瘍,連帶脂肪肝都會前伏後繼的出現,甚至引起代謝症候群,諸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癌病資料庫統計,民國73年到100年,攝護腺癌從212位暴增至4628位,在27年間增加了22倍,成為男性癌症中,增加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奇美醫院電腦刀中心主治醫師林奎利表示,攝護腺癌可分為四期治療,第一和二期可採開刀或放射線治療;第三期則以放射線加上荷爾蒙治...

閱讀詳情 »

1、不注意可能會影響生育 ①女性常穿高跟鞋或導致不孕 穿高跟鞋時,骨盆會隨著身體傾斜而傾斜,久而久之會使骨盆腔位移,容易引起子宮位前傾,造成月經失調、性慾下降甚至不孕。 ②女性長期吃辣,喝冰飲,容易患上婦科腫瘤 吃辣時不停地灌冰水危害更大,冰水下肚,血液馬上會淤積在腸道和盆腔裡,易致痛經、月經紊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