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滋養細胞 5個隨時可做的意念轉化法|魅麗雜誌

五個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做,能滋養細胞的轉化意念法,透過簡單的觀想和操作,增加我們對於意念的感知度,就能引導正面的能量發揮作用...

滋養細胞 5個隨時可做的意念轉化法|魅麗雜誌滋養細胞 5個隨時可做的意念轉化法|魅麗雜誌

【魅麗雜誌 85期/11月號】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滋養細胞

5個隨時可做的意念轉化法

 

萬物都是由能量所構成,能量的來源透過訊息的交換,就像我們彼此之間的氣場也會進行交換。你可以試著問問周圍親密的姊妹淘,會發現大家月經開始的日期幾乎都差不多,能量的牽引會促使我們持續不斷地散發和吸收能量,當我們轉化意念,就能激盪出正面能量。

 滋養細胞 5個隨時可做的意念轉化法|魅麗雜誌

如何讓意念轉化?在此介紹五個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做,能滋養細胞的轉化意念法,透過簡單的觀想和操作,增加我們對於意念的感知度,就能引導正面的能量發揮作用。

 

1充氧呼吸法  

 

許多病痛產生是由於細胞含氧量不足,如果體內含氧量不足,就會顯得有氣無力,容易疲累,大腦需要的氧氣是人體的五分之一,腦中缺氧自然容易精神渙散,所以我們常說要幫自己打打氣。

 

深長而緩慢地專注呼吸,將自己的呼吸從平日的反射動作,轉換成有意識的腹式呼吸。一旦呼吸變得慢而沉,就可減少過度呼吸而消耗的氧氣,不但可以有效提升代謝力,還可以提升專注與能量。而吸足氣後的屏息的作用,就類似幫身體打氣,把吸進去的氧氣,藉由屏息加壓輸送到全身每一個細胞。氧氣可以活化細胞,維持青春不老,有助平緩緊張的情緒,讓身心更健康。

 

TIPS

  1. 身體坐直,放鬆不緊繃,鼻子吸氣時肚子會逐漸向外鼓起。
  2. 慢慢吸氣,吸到最滿,用想像力把空氣送到肺部底層。
  3. 憋氣屏息到不能忍受為止。
  4. 再用嘴巴將氣均勻吐乾淨,用意念想像彷彿如加壓般把氧氣打進全身每個細胞。
  5. 觀想每個細胞因此而充滿活力,愉悅的在身體舞動。

 

 滋養細胞 5個隨時可做的意念轉化法|魅麗雜誌

 

2導入太陽光能量法

 

大家都知道曬太陽,大腦能製造更多的血清素,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太陽是很強大的能量來源,在陽光的照耀和洗禮下,會為細胞帶來全新的生命力。有種說法是,所有的細胞都是透過光來溝通的,它能幫助我們的身體建立更好的連結,細胞間的連結一旦被完成,就可以藉此創造出新通道,改變腦部細胞的舊網絡,從而改善身心。

 

研究發現,練習觀想可以引導內在能量的流動,有效增強身心的能量。原因在於,我們的大腦會把觀想的圖象刻印下來,就像真實事件一樣,而刻印效果會讓腦部的神經元產生更多電流,只要規律進行重複的觀想,神經元的突觸就會更強壯、更固定,然後造成身體的實際反應。

 

TIPS

  1. 曬太陽時,想像陽光由頭頂注入,慢慢進入心輪。
  2. 在心輪集結亮光,感覺越來越明亮。
  3. 想像你的心就是太陽,放射充滿能量的光線。
  4. 透過自然的呼氣,把光和溫暖的感覺傳遞給身體的每個細胞。
  5. 想像你全身,沐浴在光中,體會平靜和諧的能量。

 

3跟器官說話  

 

人體有自癒的能力,我們只要找到啟動療癒的鑰匙,身體具有精微的能量,也具備自我修復的能量。許多慢性病的病因,都是由於環境中的負面能量太強,像是長期處於高壓下,容易造成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表示負面能量已經影響到身體,進而引起頭痛、胸悶、心臟、筋骨或腫瘤等身體病痛。

 

當器官生病時,一般人會先想到用藥去壓制病痛,讓器官乖乖聽話閉嘴,卻不去聽從它們發出的抗議。透過正面意念去滋養器官,培養對身體的覺察,提升身體敏感度,把器官當成細心呵護的小孩,能將能量轉化為正面。

 

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學習催眠治療中「器官對話」技巧概念,傾聽我們的身體,跟生病的器官說說話,感謝我們忠誠器官提供的服務,你會驚訝發現它也會用正面方式開始回應你。

 

 

更多精彩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86/11月號】

【《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你可能還會想看:

滋養細胞 5個隨時可做的意念轉化法|魅麗雜誌 【魅麗雜誌 85期/10月號】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相關推薦

你還在困惑食品添加物到底能不能吃嗎?食品中為什麼要有添加物呢?還不瞭解的朋友快來看看今天的懶人包吧!好食課帶大家一起認識食品中常見的添加物有哪些? 市售食品百百種,學會查看食品標示,選擇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食品常見的添加物有哪些?】 食品添加物是維持食品品質、讓食品更色、香、味俱全的物質,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腸直腸癌是國人成長最快速的癌症,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每年新增罹癌人數最多,一年逾1萬5千人得病,連續8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不過,只要早期發現及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8歲王奶奶個性開朗,也時常到公園與鄰居聊天,但三個月前腦中風後,不僅常常嘴上掛著像人生沒希望等負面言語,與他人互動也越來越少,就連食慾也變差;林貝芸醫師表示,這樣的情況其實又稱為「症」,主要因腦中風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造成快樂賀爾蒙也就是賀爾蒙低下,導致情緒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年輕人也可能得口腔癌!一名29歲的小張有6年抽菸及嚼檳榔史。小張說:「菸可以不天天抽,但檳榔不行,一天沒有檳榔,就覺得不舒服。」家人看他吞雲吐霧、血盆大口、牙齒發黑歪斜,總勸他戒菸戒檳,他反駁:「我還這麼年輕,抽菸嚼檳榔的人那麼多,癌症怎麼可能輪到我!」。今年十月小張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