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牙痛不管,小心○○感染,會要了你的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牙痛不管,小心○○感染,會要了你的命!

陳小姐患有糖尿病,平時懼怕看牙,右下顎的智齒露出半個牙冠,一直沒有正視問題,某日智齒又痛了起來,陳小姐自行買藥吃,到了晚上腫脹擴大,合併張口、吞嚥困難的問題,經診斷為右下顎阻生智齒所引起的顏面蜂窩性組織炎,緊急開刀,住院十餘日之後出院,陳小姐經緊急外科清創引流手術與抗生素控制,將嚴重的顏面感染控制下來。

顎骨空間不足 常常導致智齒的阻生

隨著演化,食物也越來越精緻,顎骨寬度也慢慢縮減,智齒的萌發時間約在16至25歲時,此時人的生理、心理已經趨近成熟,這顆牙齒被視為「智慧到來」的象徵,然而因為東方人的顎骨空間不足,常常導致智齒的阻生,無法順利萌發,往往是口腔衛生的殺手。

阻生智齒發炎 恐致嚴重頭頸部感染

因阻生智齒藏汙納垢引起第2大臼齒齲齒,並且造成齒槽骨嚴重破壞,將阻生智齒拔除後,需進行根管治療與假牙製作來保存第2大臼齒,更有患者因阻生智齒引起反覆發炎,所導致嚴重的頭頸部感染,造成顏面蜂窩性組織炎,則視情況需要藉由外科引流清創手術合併抗生素的投藥,方能痊癒。

智齒拔牙困難度及風險有很大差異

拔除智齒,尤其是阻生智齒,與一般的牙齒的拔除,困難度及風險率有很大的差異,上顎的阻生智齒靠近鼻竇,下顎阻生智齒牙根尖的位置很靠近下顎神經血管,可能出現的手術風險與後遺症比較多,所以阻生智齒的患者往往需要轉診到醫院的口腔外科做進一步處理。

目前最新的科技是可以藉由牙科的電腦斷層的輔助,更加精準的定位牙齒與神經之間的相對位置,有阻生智齒困擾的患者,可至醫院口腔外科諮詢,也可對自己的口腔狀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已成為全球大腸癌發生率第一名國家,且生人數逐年攀升。面對腸癌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持續推動國人注重大腸癌與大腸瘜肉的預防工作,並透過「上班族大腸瘜肉發生與飲食習慣調查」,發現五大腸勞飲食特徵,以此提醒上班族,打拼經濟的同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腸癌發生率年年居冠,而大腸癌從異常病變癌化為癌症,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因此往前推則35歲開始就有可能產生腸瘜高峰。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的「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去年共有7,784位民眾參加,在接受大腸鏡檢查的1,001位民眾中,有737人成功追捕到瘜...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勃起功能障礙總讓人困擾卻又羞於啟齒。60歲王先生勃起功能障礙已逾5年,每月僅行房1次,硬度卻像剝皮香蕉般「軟趴趴」,購買壯陽藥或求助偏方均無明顯改善,才前往泌尿科就診。醫師檢查發現陰莖已有些微硬塊,建議以低能量體外震波(ESWT)治療,經12次震波治療後,不需藥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0多歲的黃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病,但未按時服用藥物,加上不忌口,血糖控制不太理想。沒想到,有次感冒發燒後,因愈來愈喘、食慾愈來愈差。就醫檢查才發現,腎功能已惡化成尿毒症、同時有貧血、肺水腫等情形,已無法避免走上洗腎一途。 據研究統計,臺灣人口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