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齦或皮下出血 恐是血小板異常惹禍

牙齦或皮下出血 恐是血小板異常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42歲女性,出現牙齦、口腔黏膜出血現象,且全身皮下都出現紫斑、瘀青等症狀,緊急就醫,經抽血檢查發現,患者血小板僅3,000/ml,確診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收治這名女子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治宇指出,該女子是罹患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便緊急給予輸注血小板及類固醇注射;但三天後,血小板仍只有大約8,000,因此連兩天再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過了一個星期才逐漸回升至正常值15萬。

李治宇說,血小板正常為15萬至40萬(每毫升),具有止血作用,因此若小於兩萬,血管就很容易造成出血。像是外科手術或拔牙時,就必須至少有八萬以上的血小板,才能避免手術後傷口持續出血,尤其肝硬化患者,因肝臟機能亢進,導致血小板在在脾臟內被破壞減少,若是得拔牙或開刀,就必須輸注血小板。

另外,包括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骨髓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真性紅血球增多症等等,都有可能因血小板功能不正常,導致無法止血;李治宇提醒,若是平時有在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就必須停藥後在接受手術或拔牙,才能避免危害身體。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3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女性們使用衛生棉條時,一定要多注意,若未正確使用,嚴重時可能會引起毒性休克症候群!食藥署表示,毒性休克症候群是因細菌毒素引起的症候群,患者會出現發燒、紅疹、倦怠感等症狀,極少數患者則可能有重症發生,恐危及生命,因此使用棉條時,應避免放置過久、使用吸收量太大的棉條,且應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50歲陳先生因車禍意外而腦部損傷,四肢無力,必須長期使用輪椅,但他罹患糖尿病,循環不好,長期下來薦椎處受到壓迫,迫出現1個2公分乘2公分褥瘡,久久不癒,且一摩擦就痛,苦不堪言。 對於行動不便的肢體殘傷者及年長者來說,輪椅是唯一代步工具,藉由輪椅可自由移動和參與社會活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工作一天後,眼睛有沒有感到乾澀、燒傷或發癢的感覺?照明問題可能是眼睛不舒服的主因。許多公司多使用便宜的螢光燈照明大面積地區,只是如果長期使用不適合眼睛的照明設備,可能會讓眼睛付出相當代價。根據《megaharbor》,良好的照明能帶給眼睛舒適,長期使用不合適的照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相較於孩子外在症狀,家長不容易察覺內在的身體不舒服,新竹縣診所協會理事長、小兒科醫師麥建方說明,一般檢查嬰兒的莫名哭鬧,兒科醫師會考慮至少9大系統問題,但通常最常見的問題仍多是嬰兒消化不適應,就這個問題而言,建議家長可與小兒科醫師討論哺育姿勢正確性,或是否需調整媽媽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