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鼠蟑螂都避之唯恐不及!教你四招辨識致癌「毒筷子」!(歡迎分享!)

老鼠蟑螂都避之唯恐不及!教你四招辨識致癌「毒筷子」!(歡迎分享!)
老鼠蟑螂都避之唯恐不及!教你四招辨識致癌「毒筷子」! 歡迎分享!
小吃店裡的一次性筷子一抓一大把,方便快捷,拿來就用。可你是否知道,它們的保質期只有4個月?從2009年至今,多家媒體曾報導,市面上相當一部分一次性筷子都在「超期服役」。仔細觀察它們的顏色,你就會發現,有些筷子已經隱約生出了黑綠色的小黴斑。千萬別小看這些黴斑,專家指出,其中的「黃曲黴素」具有極高的致癌風險。不管是餐館老闆還是消費者,對一次性筷子的保質期幾乎一無所知,讓我們不禁為大家的健康提心吊膽。

  不僅過期還含化學物質

  關於一次性筷子的保質期,早在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頒佈的《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實施細則》中就有明確規定,筷子的包裝袋上應該明確標註「經消毒的一次性餐具最多保質4個月,超過保質期不可再出售或使用」。此外,生產廠家還應向商家提供一次性筷子的檢測合格報告,食品監管部門一旦發現過期產品,就要作出相應處罰。然而,記者調查中發現,不管是一次性筷子的批發商還是進貨者,大部分人都沒見過這份檢測合格報告,也很少有人檢查這些筷子是否過期。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告訴記者,之所以一次性筷子要設保質期,是因為製作筷子的木材或竹材裡包含一定的水分,時間一長就容易發霉。在夏秋雨季或南方較為潮濕的環境裡,一次性筷子更易發霉,輕則出現異味,重則會產生致癌物質。發霉的筷子裡含有各種黴菌,嚴重的會滋生出「黃曲黴素」。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堅表示,黴菌是增加致癌風險的因素之一,並且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繁殖,而黃曲黴素被廣泛認定可誘發肝癌,如果消費者多次使用黴變的筷子,確實存在一定的危險。

  除了發霉,一次性筷子還存在多種健康風險因素。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原隊長譚梁之告訴記者,他們在以往的檢查中,曾發現一些廠家使用劣質木材生產一次性筷子,然後用硫磺燻蒸和工業雙氧水漂白等方法給筷子「美白」,再用石蠟拋光讓筷子手感更光滑。這樣「加工」過的筷子上,存在多種化學殘留。湖北省中醫院藥學部主任馮漢鴿指出,用硫磺燻蒸過的筷子,遇熱就會釋放二氧化硫,它會侵蝕人體呼吸黏膜,破壞呼吸系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中心主任張聲生則表示,雙氧水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殘留在筷子上,會對人口腔、食道、腸胃造成傷害。此外,一旦一次性筷子在生產、運輸和儲存過程中衛生條件不達標,會滋生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後可能導致腹瀉和嘔吐。

  教你4招辨別「毒筷子」

  很多人覺得,一次性筷子比反覆使用的餐具更衛生,這可是大錯特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表示,普通筷子洗刷後經消毒櫃消毒,完全可以保證衛生安全。相反看似「乾淨」的一次性筷子則不太好辨別其品質。以下幾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你躲開有問題及過期的一次性筷子。

  1.看筷子的外包裝上是否有生產廠家的名稱、商標以及聯繫方式,最好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2.一次性竹筷要選黃綠色的,過黑、過黃都不太正常。好的一次性木筷也帶點淡淡的黃色,過白可能經過工業雙氧水浸泡漂白,或經過二氧化硫的燻製處理。
  3.筷子受潮後可能發生彎曲變形,甚至出現非竹子或木頭本色的斑點,比如小黑斑,那表示可能發霉變質,千萬不要再繼續使用。

  4.如果筷子用硫磺熏過,會有一股淡淡的酸味,最好也不要使用。

  在餐館,可以自己先對一次性筷子做個「消毒處理」,比如用涼水清洗筷子表面,減少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硫殘留;用開水燙一下,殺死筷子表面的細菌和黴菌。但注意,不要將筷子長時間浸泡在熱湯或熱粥裡,否則會加速表面的二氧化硫分解。董金獅最後提醒,不僅一次性筷子存在發霉問題,家裡的筷子所含水分不少,也容易產生黴菌和細菌,最好把它們放在乾燥通風的環境裡,使用半年後及時更換。

他正在拍攝美麗的海灘。突然他看見了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吃的安心!台北市政府結合20家學校午餐團膳業者,推動「食材登錄平台」。即日開始,每天上午10時30分將午餐的團膳業者名單、菜單、菜色照片,以及食材產地等資料,全部登錄於網上,供民眾查詢。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共20家團膳業者參與,服務145家國中小學,可查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家有自閉兒,可能是家長的最痛,治療效果不佳,致病原因更是不明。在最新一期Nature期刊中,一篇研究論文解開自閉症分子機轉機制,發現「拓撲異構酶」可促成與自閉症相關之長基因的轉錄,該物質如遭破壞,就可能導致自閉症及其它神經發育疾病。令國人驕傲的是,臺大腦心所黃憲松助理教授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急性結膜炎是夏天常見的眼睛疾病,主要是因流行性病毒感染眼睛所導致,又稱為「紅眼症」;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鴻哲指出,「紅眼症」的症狀包括眼睛癢、分泌物增加、異物感等,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結膜出血等併發症。臨床上,因紅眼症看診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主要是因病毒具有高度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肥胖會產生許多疾病,嚴重時有致命危險!根據醫學研究顯示,當BMI≧32有病態性肥胖出現時,沒有接受減重手術,每年死亡率近5%,若是接受減重手術,則可減少為1%;也就是說,當出現病態性胖時,進行減重手術治療,要比沒有做減重手術者,可減少近5倍死亡率。南市醫外科余信賢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