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增敏劑展成效 降低糖友心血管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因無明顯症狀,而忽略了血糖控制,若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患者易同時引發多種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腎臟、神經、心臟等疾病;其中,約有半數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且當大血管產生病變時,會導致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和周邊血管疾病,而且併發心血管疾病的致死機率相當高,不得不慎!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前理事長暨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陳志鴻表示,台灣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皆為第2型糖尿病,一般來說可分為「胰島素不足」與「胰島素阻抗性」兩因素,前者為患者無法身體自行生產足夠的胰島素,而胰島素阻抗影響了胰島素正常的分泌,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量增加,導致血糖升高。

血糖若控制不好,可能會引起視網膜、腎臟、神經等小血管病變,嚴重可能引起失明及腎衰竭,也會併發大血管病變如心臟疾病、截肢、中風等,若不即時給予適當處理,可能造成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併發症一旦發生以後,除使病人生活品質降低,也造成家人莫大的負擔。因此,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是糖尿病人很重要的課題。

陳志鴻教授指出,歐洲大型糖尿病PROactive研究發表結果顯示,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有減緩胰島素阻抗現象;在控制血糖有療效外,也有保護胰臟β細胞功能,可降低心臟病所引發的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之風險達16%,有機會讓糖尿病患遠離心血管疾病之威脅。

陳志鴻教授提醒,一旦診斷出糖尿病,必須與醫師密切配合,迷信偏方或是私自停藥、減量,可能會延誤病情,導致病情更加惡化;另外,也可從生活習慣調整,搭配健康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建議癮君子最好戒菸。預防勝於治療,別輕忽身體所發生的警訊,切記耐心且積極追蹤治療,才是保命之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45

相關推薦

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我們常吃,但其實是存在危害的,來看看醫生絕對不會吃的六種家常食物吧!    1、罐裝番茄醬。 罐子裏襯中的樹脂含有雙酚,這是一種會引起從生殖疾病到心髒病、糖尿病和肥胖一係列病症的合成雌性激素。研究發現,大多數人體內的雙酚水平都超量,從而會抑制精子生長或...

閱讀詳情 »

仔細觀察身邊的那些白領,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常常喊「累」,整天一副精神不濟的樣子。這都是過度疲勞惹的禍。那麼,過度疲勞的征兆有哪些?白領們應該如何預防過度疲勞?接下來,小編為你找答案。 警惕這些過度疲勞的征兆:記憶力減退: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心算能力也越來越差。 肩膀痛:肩部與頸部強直性發麻、肝功能異常...

閱讀詳情 »

銀耳:比雪梨更適合體寒者養肺 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性平,味甘、淡、無毒。既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的補藥。同為白色食物,銀耳性更溫潤,比雪梨更適合體寒或腸胃不好的人,同時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當然,也可與雪梨同燉成銀耳雪梨湯。 山藥:“黏蛋白&rd...

閱讀詳情 »

1、心臟功能 男子20歲以後心臟在劇烈運動時的調節能力越來越低。一個20歲的小伙子運動時每分鐘心率最快可達200次,30歲時減少​​至140次,以後每增加10歲,心臟每分鐘最快跳動次數減少10次。 2、肌肉與骨骼 發達的肌肉逐漸萎縮軟弱,骨骼發生退行性變化。 3、脂肪 男子在25-75歲之間,體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