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中風創傷可修補 術後3個月內黃金期

腦中風創傷可修補 術後3個月內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是腦中風,僅次於癌症,根據統計,國人每年約有3萬人發生不同嚴重程度的腦中風,成為生活中的健康殺手之一。一旦發生腦中風,常見的失能症狀包括,半身癱瘓、動作障礙、感覺功能缺損、認知能力下降、語言能力障礙、吞嚥困難,甚至情緒憂鬱等問題。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兼晉生醫院主治醫師駱逸明指出,腦中風患者出院後的3個月是黃金恢復期,病後的復健相當重要,成為日後能否恢復正常生活的關鍵。

駱逸明指出,腦中風病人的腦部組織創傷,可自行修補的部分,約3個月可恢復;若是必須透過復健訓練,腦組織功能重組與代償等,才能達成功能恢復,大約需花6個月至1年完成。因此,一般來說,出院後的3個月被視為黃金恢復期,6個月到1年這段黃金復健期,病人應該積極接受復健,維持良好的恢復狀況,達成日常生活能獨立自主的目標。在出院後的急性後期照護,若復原狀況不佳,就可能必須進入長期照護階段。

為了改善腦中風病人的復原狀況,健保署特別規劃了「全民健康保險急性後期照護品質提升方案-以腦中風為例」的試辦計畫,提供更好的醫療資源給需要的患者。配合試辦計畫,奇美醫學中心成為主責醫院與晉生醫院等院合作,以完整的轉介程序,透過合作的地區或區域醫院提供急性後期照護,形成醫療照護網,在腦中風黃金期銜接好照顧工作。

此計畫於103年元月開始實施,適合對象為急性腦血管疾病發病1個月內的病人,有輕度至中重度功能障礙者,以及經醫療團隊判斷,具積極復健潛能的腦中風病人。照護時間以6周為原則,若有特殊需求可展延一次至12周。駱逸明表示,透過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希望能以病人為中心共同照顧病人,確保病人急性期、急性後期階段照護銜接順暢,減少再住院或後續醫療,讓中風病人能較快恢復和改善失能程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1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最近天氣寒冷,一名中年男子半夜突然性致高漲,想與太太恩愛,那話兒卻無法維持堅挺,始終「不得其門而入」;他到藥局買了壯陽藥,原本打算服用,卻瞄到藥盒標示,不得與心臟用藥併用,才所幸作罷。 天冷血液循環差 勃起功能障礙更嚴重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任許富順表示,低溫容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嗶嗶!螢幕顯示智慧骨板晶片傳來訊息「骨頭癒合狀況良好,骨板已可取出。」醫師依據此訊息開刀取出骨板,不僅避免誤診,更能降低再次發生骨折的機率。國研院研發「智慧骨板晶片」,最快3年內可應用於人體。 X光影像判定 3成可能誤診 國家實驗研究院晶片中心副組長蔡瀚輝指出,目前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出生僅478克早產兒女嬰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成大醫院小兒部採用「經皮心導管之開放性動脈導管關閉術」,且放置關閉器的過程,配合術中超音波定位,使用極少量之顯影劑保護這名早產兒的腎功能;2日後此超小早產兒即脫離呼吸器,腎功能也逐漸恢復,心臟衰竭也大幅改善。 早產兒常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我的孩子都聽得懂,但就是不說話」家中寶貝出現表達能力明顯較同齡者弱的情形時,老一輩的傳統觀念會覺得「大一點就好了」,但現代家長對這些說法總是感到疑惑,因為許多證據顯示,這可能是語言遲緩的警訊!近幾年歸功早期療育概念的推廣,家長對於孩子的發展情形變得更重視,當察覺到或擔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