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腳踝關節疼痛難行 竟因痛風惹禍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腳踝關節疼痛可不一定是扭傷所導致!一名四十多歲工程師,日前因為腳踝關節痛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求診,由於這名工程師說並沒有扭傷腳,但卻發生腳踝關節疼痛,不良於行;經由進一步檢查,醫師研判是痛風引起,開給治療痛風藥物治療,病況漸獲改善。

收治該名工程師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醫師葉敏南表示,這名患者沒有扭傷腳的病史,經X光檢查,也沒有發現骨頭病變,因而懷疑是痛風關節炎所導致的腳踝關節疼痛,經給予秋水仙素及消炎止痛藥後,隔天症狀就有緩解,病情也漸漸改善。

很多人常會出現關節疼痛,但是要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也才能藥到病除;葉敏南醫師指出,痛風是很常見的疾病,典型痛風發作的位置在大腳趾蹠趾關節,若是大腳趾蹠趾的關節紅腫熱痛,或有明顯的痛風石,較容易診斷。但是,痛風若發生在足背、外踝、後腳跟或是整個足踝關節等部位,就比較不容易診斷。

痛風診斷常會抽血驗尿酸值;不過,葉敏南醫師說,血中尿酸值高不一定都有痛風的症狀,大約只有15%的人會痛風發作,而且痛風發作時,血中尿酸值不一定高,此時只有在患處發現乳糜狀尿酸鈉結晶才能確定診斷。因此,痛風診斷還需從病史、本身原有的疾病、臨床檢查、關節液抽檢及X光檢查等,甚至藥物治療也可以幫忙作診斷。

葉敏南醫師提醒,痛風若未按時就醫服藥,造成痛風反覆發作,則關節周遭便有尿酸鈉鹽的沉積,因而會形成痛風結石,當痛風石慢慢累積,嚴重時就會破皮,引起感染,甚至敗血症;所以,一旦診斷出有痛風,就應規則服藥,以免病況嚴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26

相關推薦

里程數 1.保持每日里程,減少些也無妨2.隔週跑長距離,每次增加2-3公里,任何類型跑者都不例外。3.馬拉松比賽之前2-3週,長距離里程應增加至45公里左右。4.跑慢一點,中間偶爾走一段,找朋友一起跑。5.基礎有氧耐力是靠長距離建立起來的,不是每日的里程累積起的。跑完全程是最重要的是,路跑、馬拉松...

閱讀詳情 »

採用錯誤姿勢使用手機等3C產品的「低頭猿人族」,成為肩頸痠痛的大宗族群,萬芳醫院復健部醫師邱俊傑以及運動中心健身教練Asa,共同示範4招緩解運動,對肩頸有保健效果,也能強化肌肉。頭部內收與脊椎延伸運動將雙手放在頭部後面、下巴內縮,上背肌肉就有伸展的感覺;接著讓頸椎、胸椎往上延伸,把駝背的姿勢加以調整...

閱讀詳情 »

    缺乏運動、不合理飲食,以及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者易引起腹部脂肪積累,一旦腹部隆起,再恢復平坦的腹部需要耐心和大量時間。只有採用正確的飲食、有氧運動練習、腹部運動和力量練習相結合。腹部脂肪的減少飲食控制佔50%,運動消耗佔50%。 1.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若出現腹部脂肪積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