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蕁麻疹難防病因多 拒吃海鮮也會發作

蕁麻疹難防病因多 拒吃海鮮也會發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好發於各年齡層,盛行率為20%,由此推估全台灣將近每5人中就有1位有蕁麻疹的困擾,但提醒民眾要多注意,當蕁麻疹發作時,若是不斷的去抓它,恐會變成濕疹。

蕁麻疹主要是刺激物與免疫球結合所致

民眾常常以為蕁麻疹只要不吃海鮮、芋頭等刺激性食物就好,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蕁麻疹是典型的皮膚第一型過敏反應,經由外來過敏原與E型免疫球蛋白(IgE)結合,引發皮膚中或血液中肥胖細胞的活化反應,因而使得這些細胞中的組織胺釋放出來,這些組織胺會使得皮膚中的血管擴張、組織腫脹,也會興奮神經引起厲害的癢感。

辨別急性與慢性 才能有效根治它

臺大醫院皮膚科朱家瑜醫師表示,急性蕁麻疹來得快去得也快,常常突然發得全身到處都是,不到半天時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但頂多發作2~3天,就會自己痊癒。反之,如果蕁麻疹日復一日、反覆發生,造成令人困擾的皮膚病,並且超過6週以上,這時就稱做慢性蕁麻疹,甚至有人經年累月拖個好幾年不好的。

慢性麻疹病因多種 透過飲食控制也根治不了

慢性蕁麻疹通常都不是由食物過敏所引起的,若是食物過敏所引發,大多的病患不用幾天就會發現是什麼食物引起自己的過敏反應,只要稍加注意避免再吃到會過敏的食物,大多可以不藥而癒。

且要讓皮膚中的組織胺釋放出來,不一定是透過過敏反應,還有可能是物理性原因,包括冷、熱、壓迫皮膚、摩擦都有可能直接引發皮膚中的抗組織胺釋放出來,結果也會發生跟蕁麻疹一模一樣的疹子,自體免疫性蕁麻疹則是由於人體產生自體免疫抗體所造成的。此外,據台灣研究結果顯示,有高達7成以上的慢性蕁麻疹患者,長期處在心理壓力大的生活情況下,所以,壓力也是造成慢性蕁麻疹原因之一,因此,只要適當紓解生活壓力對於改善慢性蕁麻疹的病情有很大的幫助。

慢性麻疹口服藥物 需長期服用才有成效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是最難治療的一類,因為找不到病因,無法透過改變飲食來根治,所以,只能透過長期服用抗組織胺來控制病情,一來可降低皮膚的敏感度,二來也可以控制過敏反應的發生。

此外在服用藥物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只要吃過一次要覺得無效就會跟醫師要求換藥,因為抗組織胺的藥物需長期服用,而不是短期內就會出現成效的,因此,最好連續服用一周以上、甚至兩周若無明顯效果再來要求換藥,才是正確的方式。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從國外女星女神卡卡,到國內女星蔡依林、林若亞等,幾乎都是知名的瑜珈愛好者,使瑜珈在國內外演藝圈,儼然形成一股熱潮,不過做瑜珈除了趕流行之外,對身體有哪些助益呢?根據荷蘭的最新研究發現,瑜珈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且能有助減重與減少體內膽固醇。 對於不運動人士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寒流一來,氣溫急遽下探,但火鍋業在此時此刻人潮卻絡繹不絕,業績不斷升溫,不過在寒冬中愛吃火鍋的你,可別小看這裏頭的超高熱量,一不小心,恐怕讓你吃成豬頭!舉例而言,倘若走進吃到飽火鍋餐廳,又一心抱著想吃回本的心態,一餐下來的熱量,加加減減,一口氣可吃下3170大卡的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痛死我了!」一名壯碩大漢一邊哀號,一邊由家人用輪椅退進急診室,原來是天寒地凍大吃火鍋、喝啤酒引發痛風。醫師表示,有痛風的人在冬天享受火鍋之餘,務必小心選擇食材,要避免高普林的動物內臟及高濃度的湯底,同時也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痛風上身。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醫師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再過幾天就是冬至,急診科醫師指出,每年小孩、老人家吃湯圓噎到,造成呼吸道阻塞送急診的病例不少,但家人大部分忙著送醫,卻忘了先以哈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急救,將異物迅速排出體外,以致到院時通常已偏晚,腦部出現缺氧現象。 阮綜合醫院急診科連守揚醫師表示,吃湯圓時,年長者以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