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該裝假牙嗎?植牙手術大拆解 照護口腔健康│卓越雜誌

文‧吳欣穎

從長牙開始,父母就怕小孩成為兒童蛀牙人口;待更換乳牙時,則重視牙齒是否美觀整齊,需要矯正;成人階段,更要面對牙結石,牙周病、牙齦及齒槽骨萎縮等問題。你的口腔健康嗎?又該如何打造一口健康、美觀的牙齒呢?

該裝假牙嗎?植牙手術大拆解 照護口腔健康│卓越雜誌

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國人罹患齲齒率及牙周病等口腔問題嚴重,臺灣女性齲齒比例高達九一‧四六%,男性亦高達八四‧六四%,若單看兒童,也有近八成的齲齒罹患率都。除此之外牙周病罹患率也高達九十九%。

正因為罹患齲齒及牙周病的機率居高不下,重建口腔健康就成為國民必備衛教知識。「缺一顆牙,到底該裝假牙還是補牙?」在十五年前的臺灣,如果你少了一顆牙,多數牙醫會建議你,接受固定式假牙或活動式假牙治療,但這類的治療並無法滿足病人的需求。

假牙戴不牢 植牙出新招

以活動式假牙為例,配戴者須定時清洗金屬掛勾,不僅不便,隨著年歲增長牙齦及齒槽骨萎縮,患者也將無法佩戴假牙。另外,想接受固定式假牙醫治的患者,必須符合以缺牙為中心,兩邊牙齒健康,才能進行治療。

前署立台北醫院牙科主任袁旺泉表示,在植牙尚未興起的臺灣,許多患者有錢都找不到藥醫,加上口腔功能會直接影響到腸胃疾病、營養不足,對年長患者尤其折磨,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袁旺泉就曾在植牙技術不發達的年代,自行找廠商,一同研究開發植牙所需器醫材。

 

植牙步驟多 審慎評估才健康

植牙技術究竟從何而來?臺灣植牙醫學會理事陳鼎岳說:「植牙最早可追朔至二十世紀中期,布萊恩馬克(Branemark)的研究,他本來是位骨科醫師,卻意外發現鈦金屬可植入人體骨骼,造就人類牙醫學大進展」。

陳鼎岳更進一步說明,目前市面上都以生物相容性高、不易變質或是氧化的鈦金屬作為植體。在植牙的過程中,首先要割開牙齦,在牙床上鑽洞,最後放入植體,在手術後需靜待觀察期,確認植體已在顎骨上站穩後,即可接上假牙。

看似簡單的手術,其實隱藏許多患者須注意的細節,例如患者的牙根生長狀況,會影響植體放入顎骨的難易度;部分糖尿病或特殊疾病患者,因考量到傷口癒合能力,需與內科互相搭配,才可進行植牙手術;當然也不是所有患者都有足夠的先天條件可以植牙,如果顎骨太細或不夠深者,都需接受前置醫療,才可動刀。

 

非一勞永逸 

保持口腔衛生才重要

植牙後就從此一勞永逸了嗎?前中國醫藥大學矯正科專科訓練醫師謝政言表示,吸菸會降低植牙成功率,如果一天抽超過十支以上香菸的吸菸者,植牙手術成功率將明顯下降,即使初期成功後,長期之植體壽命也可能比不抽菸者短。

謝政言說:「植牙因材質是鈦合金所以不會蛀牙,但患者若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很容易導致植體周圍炎,也就是所謂植牙牙周病」。

衛生福利部表示,臺灣植牙技術的成熟,雖是患者一大福音,但根本還是需從預防勝於治療的角度切入,目前衛生福利部除了現有讓國小學童定期漱口、塗氟外,更於去年九月起實施小一生恆牙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服務。

據統計,恆牙第一大臼齒是最容易發生齲齒的地方,衛生福利部希望能藉由此政策,降低兒童罹齲齒的機率,若從小固好牙齒,待換牙期更不容易發生牙齒長歪或其他疾病風險。

 

【原文刊載於《卓越雜誌》348期;更多資訊請上《卓越雜誌》;《卓越雜誌》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 Striking Study Shows How Football Affects the Brain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在美國國會圓桌會議上提出打橄欖球會使球員患腦震蕩的幾率會大大上升。鑒於足球也是一項會需要頭部觸球的運動,那麼踢...

閱讀詳情 »

孕婦須知 自然產與剖腹產‧生產風險面面觀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醫師  風險經常伴隨著事件而存在,無論是剖腹生產或自然分娩,不但皆存在相同的生產風險,不同的生產方式也各自存在不同的一般性風險。   早期社會生產具高風險 早期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代,生產有...

閱讀詳情 »

得知懷孕前做這些事要緊嗎?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懷孕後,常常是媽咪重新檢視生活習慣的契機,如果未知懷孕前,不小心做了可能影響胎兒而心生不安的行為,建議一定要仔細向婦產科醫師告知與詢問。   孕...

閱讀詳情 »

戒除奶嘴看時機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 戒除奶嘴對寶寶來說是重大的改變,此時爸媽的支持與鼓勵很重要,必須與寶寶站在同一陣線。   吸吮是本能也是需求 大約於妊娠32周,胎兒在媽媽腹中即已能做出吸吮的動作,出生後,在正式邁入心理學領域中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