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請注意!鼻毛就算長到很醜,也千萬別這麼做...,否則後果很可怕!!

專家解讀:鼻毛越長越防髒? 它只能防一些大顆粒

  當空氣被吸入我們的鼻腔,要經歷重重關卡。鼻腔的結構是彎彎曲曲的,而不是一條大路直通肺部。這就是為了讓空氣在裡面繞來繞去,這個過程中,空氣中的一些髒東西就會慢慢沉積下來,而不會鑽入下呼吸道深處。有些髒東西還會撞上黏膜,而黏膜上會有許多自然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會把一些有害微生物和污染顆粒黏住、包裹起來,然後排出體外。

請注意!鼻毛就算長到很醜,也千萬別這麼做...,否則後果很可怕!!

(圖片來源:
  在這個過程中,鼻毛也是重要的一道屏障,也可能是第一道屏障。鼻毛主要是起一個篩子過濾的作用。比如有一隻小飛蟲突然鑽進鼻孔,這時候鼻毛就會起到一個阻擋作用,避免它闖入呼吸道深處;同時在這一刺激下,我們會打噴嚏把這些異物給清除出來,從而保護我們的呼吸道。

  不過,鼻毛的屏障作用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其實鼻毛主要能抵擋的還是一些比較大的東西,像是小飛蟲,或者一些大顆粒,真正肉眼不可見的有害微生物與污染顆粒,靠鼻毛是無法阻擋的。由於鼻毛的密度並不高,對於那些肉眼不可見的細微物質缺乏阻擋能力,所以充其量只能算是「初篩」。而且鼻毛的屏障能力和長度無關,即便有長鼻毛也不能更加有效地阻擋污染物。

     鼻腔是呼吸道的大門,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生長鼻腔粘膜上的鼻毛,位於前沿陣地,像呼吸道大門的哨兵,擔負著阻攔灰塵、細菌隨呼吸進入體內的使命。

 

鼻毛的功能


       鼻腔是呼吸道的大門,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生長鼻腔粘膜上的鼻毛,位於前沿陣地,像呼吸道大門的哨兵,擔負著阻攔灰塵、細菌隨呼吸進入體內的使命。對於進入鼻腔的任何微小的灰塵都能粘住,使之不能侵入。被鼻毛阻擋的灰塵、細菌再由鼻腔粘膜分泌出來的粘液粘住,形成鼻涕而排出體外。鼻腔粘膜還可分泌免疫球蛋白A,以圍殲入侵的病菌。


     較大的異物,如小蟲、草屑等進入鼻腔,鼻毛不但攔阻,還向神經系統傳遞信息,引起打噴嚏,把它們清除出來。道了鼻毛及鼻粘膜的生理作用,就不難理解拔鼻毛害處大的道理。

       拔掉鼻毛等於撤掉把守呼吸道大門的哨兵,灰塵、細菌可暢通無阻地進入人體,引起人體生病。在拔鼻毛的同時,也使生長鼻毛的粘膜受到損傷。這樣不僅影響了鼻粘膜分泌粘液和免疫球蛋白A的功能,而且有利於細菌趁機進入損傷的鼻粘膜,引起鼻粘膜炎症。拔鼻毛的結果是削弱了鼻腔防禦疾病的能力。鼻毛還是一種觸覺的輔助感受器。所以,拔鼻毛、剪鼻毛、挖鼻孔是有害的。

 

鼻毛絕對不能剪太短

  很多人平時很注重鼻腔衛生,經常對鼻毛和鼻腔裡的髒東西進行修剪、清除,可有些時候鼻腔內總是癢痛難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廣州醫學院港灣醫院五官科主任張端和:鼻腔是呼吸的通道,而鼻毛則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關口,對吸入空氣起著一定的過濾作用。人在呼吸時,鼻毛就像過濾器一樣,把混雜在空氣中的大多數細菌和塵埃拒之「門」外。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戰友不僅喜歡拔鼻毛或將鼻毛剪得很短,還經常用手指去挖鼻腔。這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如果鼻毛拔了或剪得很短,塵埃和細菌就可以大量進入呼吸道,其危害是很大的。而且,挖鼻和拔鼻毛還可能引起局部損傷,導致感染。你很可能就是因為過度剪鼻毛和挖鼻,以致患上了鼻前庭炎。

  預防鼻前庭炎,首先必須改正挖鼻或剪鼻毛的不良習慣。急性鼻前庭炎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進行局部濕熱敷,並用超短波或紅外線理療,促進炎症的消退。慢性鼻前庭炎可先用雙氧水清洗,除掉痂皮,涂以抗生素軟膏,每天2-3次,並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via 1  
via 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醫界盛事!亞東醫院心臟外科朱樹勳教授,於8月1日卸下長達16年的亞東醫院院長重任,正式將任務交給他40年前在台大醫學院的學生—林芳郁院長。在遠東集團徐旭東董事長的監交下,由第五任的朱樹勳院長,親手將印信交給第六任的林芳郁院長,堪稱「世紀交班」的交接典禮。朱樹勳院長是台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桃園楊梅區一名36歲民眾廖振鋒,七月時跌倒,當時並無任何不適症狀,就醫後回家休養,沒想到休養期間卻出現意識不清現象,甚至一度陷入昏迷,緊急就醫後,昏迷指數已達3,且檢查後發現腦部出現嚴重出血,經加護病房住院搶救後,仍回天乏術,不幸離開。 這名患者送醫後,經電腦斷層掃瞄後...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7月號)日前有業者將非食品級玻尿酸摻入賦活飲品中販售,被衛福部依「成分尚未釐清」要求預防下架,這才讓民眾了解到,原來玻尿酸是有等級區分的。「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HA)又稱透明質酸或醣醛酸,是存在於人體的結締組織及真皮層中一種透明膠狀物,為提供肌膚緊實度及彈性的關鍵角色...

閱讀詳情 »

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三成的人飽受便祕之苦,不少民眾更為此嘗試各式各樣的偏方跟保健食品。但是在尋求改善便秘的方法之前,可能了解的是為什麼會便祕呢?其實歸根究柢,是因為腸道變得遲鈍、蠕動力下降所造成的。想讓腸道恢復以往的敏感度,可以尋求以下方法: 1.補充水果酵素跟益生菌補充酵素可以幫助食物的分解、促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