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車族自保秘笈:超車要從左方超

車族自保秘笈:超車要從左方超
台中市長胡志強和夫人邵曉鈴車禍意外,看得各界怵目驚心又心疼。多位汽車專業人士指出,類似車禍發生的瞬間,唯一能保護車主和乘客的就靠「安全帶」和車子本身提供的主動、被動式安全防護。至於超車習慣,左駕車應由左方超車,台灣人便宜行事,左、右亂超車更是常常造成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

安全帶別貼近脖子
多年獲得亞洲拉力冠軍車神的陳和皇指出,國外法令規定,前、後座乘客都需繫上安全帶。因為不論再好的駕駛技術,全安帶都能在第一時間內穩定車主和乘客,避免意外事件擴大。

但陳和皇表示,目前三點式安全帶,車主使用時,仍需再教育。如有些車主雖繫上安全帶,但有時過於貼近脖子,反而會在意外發生時勒死車主,正確使用安全帶,除了養成上車就繫安全帶外,繫上安全後更應前後晃動,看看會不會卡住脖子,若有不舒適感時,可自行調整安全帶高度,如此才能達到安全保護。

被撞到別急踩煞車

一般車子重量是「前重後輕」,尤其高車體的休旅車或商務車,重心高加上後車輕,遭受外界後方撞擊時,就算只是輕輕一碰,在高速行駛時還是可能發生翻滾的危險,當下,就算想採取任動作可能車子已無法掌控。因此,駕駛平常除了眼觀前方路況,也應隨時注意車子四面八方狀況,看看後視鏡了解身旁的外部交通狀況,才能提早防範可能的意外。

裕隆汽車亞洲技術中心動力測試所副理劉家士指出,事實上,當意外發生時,容易緊張的人,已無法搞清楚該不該踩煞車或能不能轉動方向盤,而是會本能地亂轉、急踩煞車。這也是意外發生時最難掌控的地方。

防意外高科技幫忙
因此,除了平常多參與車商提供的安全駕駛訓練,增加臨場感應變能力外,車廠本身設計「讓車子來保護車主」的主動式安全防護或被動式安全防護,就顯得重要。

所謂的主動式安全防護,是讓車主在未發生狀況前提前防止危險發生,如現在許多車子配有動態控制系統EPS或VDC,當車主方向盤不足或過度時,能主動協助車主捉回正常狀態的設計,提前防範意外發生。

一旦車禍發生時,被動式安全防護啟動就相當重要,如ABS煞車防鎖裝制、安全氣囊等,目前愈頂級車子,安全氣囊數目愈多,從駕駛座一直增加至側座、側邊、氣簾式等,目的就是要給乘客多一些保障。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5歲邱姓護理人員,BMI值19身材標準,近年月經不規則,一直以為是工作壓力大,結婚一年多遲未受孕。到婦產科求診發現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服用4個月排卵藥仍未受孕,醫師建議採用人工授孕方式增加受孕機率,但邱小姐希望採取自然受孕,因此尋求中醫治療,經過半年體質調理後自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齲齒」即俗稱的「蛀牙」,而要預防蛀牙,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口腔清潔;但是,國人的口腔清潔卻做的很不理想。依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報告指出,成人齲齒盛行率高達90%以上,預防齲齒也是台灣口腔衛生教育推廣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發生齲齒有3要素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紀智文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冬天冷颼颼 正是排寒養氣好時機 天氣變冷了,手冷腳冷全身冷,中醫師卻說,越寒越是排寒的最好時機。 只要說到中醫養生心法,大家一定都對排寒一詞不陌生,走進中醫診所,十個人大概有八個半都會被說體質濕寒,台灣明明夏季又長又熱,到底哪來這麼多寒氣? 不是冬天才會手腳冷 夏天體內聚集更...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打敗年紀 體溫決定健康 陽氣足不足 算的出來 學醫、行醫二十多年,知名中醫樓中亮發現,許多人生重病或病治不好,往往是因為不清楚自身體質,讓自己陽氣不足、體溫越變越冷而不自知。 近年來國人注重健康養生,不少人從健康黃金三角來勵行健康的生活習慣。早餐一杯精力湯,飲食清淡,每天運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