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追趕跑跳碰撞斷牙! 門診鎮靜讓孩子不怕治療

追趕跑跳碰撞斷牙! 門診鎮靜讓孩子不怕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小朋友多好動,經常會追趕跑跳碰,一不小心,就很可能撞斷牙齒;但是,由於小朋友對於看牙科都很畏懼,一坐上診療椅,就開始大哭,往往使得治療過程非常不順暢。其實,目前可藉由兒童牙科門診鎮靜(舒眠麻醉),讓孩子輕鬆的做治療,致使門診鎮靜在兒童牙醫領域比重漸增。

以流動水沖洗牙齒塞回去 或放在冰牛奶中送醫

牙科醫師趙文煊表示,小朋友最容易在2至4歲以及7至11歲時撞斷牙,這時期的孩子活動量大,一不小心就會撞斷牙齒,有的是乳牙,也有的是恆牙。家長應盡快在2小時內將孩子送醫,若是恆牙,則應該以流動的水將撞斷的牙齒沖洗後塞回去,或是放在冰牛奶中立即送醫。

在安全環境下做治療 會與專門兒科麻醉醫師配合

而對於撞斷牙的治療上,則要看牙根是否已形成,趙文煊醫師指出,由於牙根成形與治療相關,若是牙根尚未形成,就不需要抽神經。而且由於小朋友在治療牙齒時多會躁動不安,因此會安排在安全環境下做治療,並會與專門兒科麻醉醫師配合,經由給藥進行舒眠麻醉,以及全程做互動與調控,調整用藥劑量。

鎮靜操作時間越短越好 可避免麻藥劑量過大

麻醉科醫師蘇百川指出,通常兒童牙科會使用鎮靜以2至6歲兒童居多,操作時間盡量不要過長,以減少麻醉劑量使用,一般是以2至4小時為限,若是原始預估超過4小時,則會分兩次治療。也因此兒童牙科鎮靜建議由專門的兒童牙科專科醫師搭配上熟悉兒童鎮靜的麻醉科醫師進行,在最佳的團隊運作下可縮短治療的時間。使用藥物包括有鎮靜藥物及不同類型的止痛藥等,並以點滴注射方式進行,而為了預防局部疼痛,還會塗抹局部麻醉使打針沒有感覺,或是喝鎮定藥水,就不會感覺到打針疼痛。

睡著過程是否會抑制呼吸 須做好監測

在門診鎮靜的過程中,還會評估病童在治療時的狀況,蘇百川醫師進一步指出,麻醉可分為輕、中、重度鎮靜以及全身麻醉,門診鎮靜舒眠麻醉是屬於重度鎮靜,最重要的就是呼吸及呼吸道的情形,鎮靜中仰賴麻醉醫師的經驗判斷、精密設備的評估、完整麻醉團隊的運作,以便鎮靜下的牙科治療可以繼續安全地進行下去。由於任何藥物都會有副作用,因此必須要注意小朋友在睡著的過程中是否會抑制呼吸,得要做好適當的監測措施。

過敏、感冒、心臟病與癲癇病史都不宜做

趙文煊醫師強調,門診鎮靜和一般牙科麻醉以及開刀全身麻醉不同,一般牙科麻醉只是局部止痛,門診鎮靜的特色是會讓小朋友睡著,就好像大人在做大腸鏡檢查時做的麻醉,可以自己呼吸,不用像全身麻醉得要插管呼吸;而在進行之前會與家長先溝通,並且要確認是否有過敏或是嚴重感冒,以及有心臟病與癲癇病史沒有控制好,也都不宜做門診鎮靜。為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兒童鎮靜前還是須遵守有一定的禁食規則。

有完好的牙齒 才能正常發音及吃東西

趙文煊醫師指出,最近就有一名2歲4個月小朋友因為撞斷牙,由其家長帶來,這名小朋友不但撞斷二顆門牙,其中一顆還被食物給塞住,甚至旁邊還有蛀牙,而在經由門診鎮靜後,就一次都治療好,將乳牙門牙裝上牙套,補好蛀牙及補好溝隙,讓小朋友能夠在恆牙長出前,有完好的牙齒,可以正常發音及正常吃東西,使其能正常成長發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4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97歲的王先生,因為肺炎接受廣效性抗生素治療後,自八月就診斷偽膜性腸炎,中間反覆復發兩次後,持續兩周以傳統口服抗生素沒有效果,住院施打靜脈抗生素也毫無改善,透過嘉義長庚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志維,以根治性「糞菌移植術」治療,在兩三天內,就能看到緩解效果。 偽膜性腸炎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約五十歲男性公車司機,兩個月前,因為車禍事故伸手擋車門,遭到強大外力撞擊導致右肩受傷,由於肩關節活動受限,以為是五十肩。後來前往衛福部樂生療養院復健科門診求診時,安排神經傳導及肌電圖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臂神經叢損傷,幸好及時找出病因,給予正確治療。運動神經損傷肌肉無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已結婚六年的38歲陳小姐,月經時而規律時而亂經,因有預孕計畫,所以規律的測量基礎體溫,計算排卵期,但肚皮一直沒有傳來好消息,家人的期待與工作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平時上班忙碌飲食不均衡,導致月經的經血量變的很少且顏色較深,或突然來一次量很大的月經,月經的週期常無法預測,基礎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運動不僅促進健康,更有益你的性生活!《性醫學》期刊上一篇針對近4千名男性和2千名女性的研究發現,每周以每7分鐘1.6公里速度跑4.5小時的男性,勃起障礙風險減少23%,女性則僅需每周跑4小時,就可降低30%性功能障礙風險。心臟病專家Kevin Campbell醫師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