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過敏與發炎副作用 刺青前要知道的事 | 健康達人網

過敏與發炎副作用 刺青前要知道的事 健康達人網

刺青的目的不同,各種刺青的樣式和部位也就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是就皮膚科醫師的立場,會將其分為專業與非專業刺青兩種。

非專業刺青大多是用藍色或黑色墨水直接刺入皮膚,花樣簡單,而且通常比較難看,沒藝術性。專業刺青則不同,不僅花紋樣式講究,顏色也相當多變,大略可分為紅綠藍黃黑棕白紫幾種顏色。

 

刺青的顏色來源

紅色:成分主要是硫化汞(mercury sulfide),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朱砂。其他的顏料還包括:有機色素、洋紅(carmine)、酯脂紅(cochinilla)等。

綠色:最常見的成分是氧化鉻(chromic oxide)或是含水的氧化鉻(hydrous chromium oxides)。這種顏料相當穩定,能耐酸,不溶於水、酒精及丙酮。其他的顏料還包括:翡翠綠(emerald green)、氯化銅(chlorinated copper)、三氧化鉻(chromium sesquioxide)。

藍色:主成分是鋁酸鈷(cobalt aluminate)。其他的顏料尚有:靛青(indigo)、苯二甲藍(phthalocyanine blue)。

黃色:常用的成分是硫化鎘(cadmium sulfide),但有時此種成分亦可在紅色試劑內發現。其他的顏料還有:檸檬黃(lemon yellow)、鉻鋅(chrome zinc)、氧化高鐵水合物(hydrate of ferric oxide)。

黑色:成分主要是蘇木(logwood)和黑色墨水。

棕色:主成分是鎘鹽及威尼斯紅(venetian red)。

白色:常用的成分是氧化鋅、氧化鈦和碳酸鉛。

紫色:主成分為錳。

過敏與發炎副作用 刺青前要知道的事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niko.chan via photopin cc

由以上成分分析可知,刺青的顏料是金屬、半金屬或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刺入表皮後,有些具有特殊體質的人就會出現皮膚的症狀,特別是紅綠藍黃紫五種顏色,較常引起反應。

 

不同刺青可能引起的症狀反應

紅色的硫化汞可引起搔癢、濕疹樣肉芽腫、肉狀瘤反應等。接受紅色刺青的人,通常會與其相安無事多年,但在身體受到某種刺激如:刺青部位擦傷、施打含有汞成分的疫苗等,才突然出現上述的變化。

綠色的氧化鉻所引起的皮膚反應以濕疹為主,有人會因刺入綠色顏料而發生全身性濕疹,必須將刺青去除,濕疹才能根治。同樣的綠色顏料引起的反應,亦可在長達二十年後才出現。

藍色的鋁酸鈷所引起的反應有:發炎性反應及肉狀瘤樣的過敏反應,甚至有時鄰近的淋巴結亦可見到類似的變化。

黃色的硫化鎘所引起的皮膚反應,則是在曬過太陽後,刺青的地方會出現癢感及紅腫的現象。

紫色的錳所引起的反應是搔癢及肉芽腫。

除了恆久性刺青之外,現在亦流行暫時性刺青。暫時性刺青是用畫的,其原料是由一種叫散沫花(henna)的植物抽取出來的染色劑。這種植物主要生長在北美、印度及斯里蘭卡。這種染色劑內含奈二酮(2-hydroxy-1,4-naphthoquinone),可引起接觸性皮膚炎,嚴重時亦會造成全身性的症狀。

 

除刺青的雷射治療方式

去除刺青的方法最主要的還是以雷射治療為主,使用雷射的種類跟顏色有關,藍黑色可用波長 1064 nm 的銣雅鉻鐳射、亞歷山大雷射或紅寶石雷射來去除,紅色是用染料雷射或波長 532 nm 的銣雅鉻雷射,綠色則是亞歷山大雷射效果較佳。所有的雷射都需要多次治療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刺青除了在皮膚上色之外,並非全然無害,有些人還是會因此產生一些皮膚的症狀,而且要去除也需要花一番功夫,想要刺青的人最好還是三思而後行。

(封面圖片來源:liquidnight via photopin cc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張秦華/雲林縣報導】 45歲的李先生過去健康狀況良好,但這2個月來輕微活動就覺得喘,連躺下休息也不舒服。門診就醫評估診斷,原來李先生的不舒服源自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經藥物治療,目前已無症狀,於門診規律追蹤。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心臟血管科林佳淩醫師,在今天的衛教活動中表示,心臟負責...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為了防制酒駕及酒癮戒治,特別與民政局合作推出「無酒婚宴增幸福」活動,期望扭轉臺灣喜宴喝酒文化,降低酒駕之行為及酒精成癮的問題,只要設籍為臺南市準新人,皆可以報名參加。 衛生局表示,活動辦法如下: 1、辦理對象: 設籍為臺南市即將辦理婚宴之新人,預計辦理1...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蔡宗武/高雄報導】 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長照醫養整合中心與高雄市失智症協會於社教館舉辦關懷宣導活動暨失智養護講座,在疫情趨緩後,邀請民眾到現場吸收實用及有趣的知識。 小港醫院洪志興副院長表示院方重視長期照護服務與醫療安養的轉銜連結,因此成立院級「長照醫養整合中心」,配合政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