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針對病症「客製化」選擇療法與藥物,「○○○○」將是癌症治療趨勢!

基因檢測在癌症治療所占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可以精準「對症下藥」,量身打造治療方案,即使是晚期癌症患者,也可接受積極治療。癌症基因檢測是未來走向,目前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隨著醫療科技發展,降至一次二百美元的可能性指日可待。」

文◎林筱庭

癌症成因至今仍是個謎,過去總認為是環境、飲食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造成,近來醫學研究卻發現,癌症其實是一種「基因病」,由於遺傳基因功能的缺失,導致基因突變頻率高於細胞自我修復速度,異常細胞不斷增生遂成癌症。

目前還沒辦法取代化療

針對病症「客製化」選擇療法與藥物,「○○○○」將是癌症治療趨勢!

若能提早找出突變基因,癌症便不再如同「抽獎」般的不確定,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癌症變得可預防,醫師也更能針對病症「客製化」選擇療法與藥物。

「過去我們總是說要『消滅癌症』,但現在我們會把癌細胞試為身體一部分,將癌視為一種『慢性病』,試著與他和平共處。」中國臨床腫瘤醫學會(CSCO)理事長吳一龍認為,隨著標靶藥物問世,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已經從十多年前的十個月延長至三年多。

吳一龍說,近幾年癌症的治療觀點,已經從全面破壞轉變成專一靶點療法,「只要找到精準的誘餌來進行治療,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餘命可以延長七、八年,幾乎已經是慢性病了。」以針對癌細胞分子靶點治療,可以減緩對正常細胞的傷害,也能大幅減低患者因治療引起的不適以及副作用。

「雖然還沒辦法取代化療,但是化療時間可以大幅縮短,標靶治療與免疫療法的合併使用將成為未來治療趨勢。」吳一龍也提到,搭配基因檢測,醫師更能精準選擇適合病患的治療方式與藥物。

一直以來,國際藥廠的癌症藥物從研發到臨床試驗,多忽略人種之間的差異,都是以歐、美族群為參考依據。好比是肺癌標靶藥物艾瑞莎(Iressa),它是全球第一個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抑制的小分子標靶藥物,在歐美國家成效不彰,只有約一成的治癒機率,但對亞洲人的療效卻高達四成。

 

【原文刊載於《新新聞》1548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新新聞》官方網站;《新新聞》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新琳 /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出現國內首例打完2劑疫苗仍「突破性感染」的機師個案,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下午出爐,真的是Delta變異株在搞鬼!這結果也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同步宣布,重新加嚴收緊針對國籍航空機組員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外界批評第2類接種對象不斷「膨脹」,砲轟高官跟庶民搶疫苗的聲浪不斷,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不得不主動公布統計人數,卻又引發統計人數跟官網公布人數兜不攏的質疑,陳時中今(1)日下午再度澄清,強調人數落差的原因出在於地方政府造冊並不完全,他將要求地方政府趕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首批的BNT疫苗確定明天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下午證實首批的BNT疫苗「飛機已經起飛」,預定明天清晨才會到,陳時中進一步表示,依檢驗封緘流程來看,大概9月中開始施打沒有問題。 陳時中是在日前透露,鴻海、台積電跟慈濟購買捐贈的1500萬劑BNT...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住在台東的2歲梁小妹,發燒一周不退,轉入花蓮慈濟醫院診治,入院時兩邊淋巴結腫大,尤其左邊特別嚴重,抽血結果顯示血球數明顯下降,在後續的檢查中更發現肝臟及脾臟也有腫大情形,包括肝指數在內的各項發炎相關數值皆呈上升,醫師懷疑梁小妹可能罹患罕見「噬血症候群」。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