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癌症死亡率 北醫舉辦癌症研討會

降低癌症死亡率 北醫舉辦癌症研討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長達32年,而降低癌症致死率及有效的個人化醫療,一直是醫界研究的醫療重點。為此,台北醫學大學特別擴大舉辦癌症新知研討會,邀請各國專家學者,聚焦癌症領域最新研究發展。

台北醫學大學27、28日,舉辦「2014國際癌症新知研討會」、「第11屆前瞻生物醫學科學新知研討會暨第13屆海峽兩岸生物醫學研討會」,邀請國內外400名頂尖癌症研究專家一同與會,相互交流現今最新癌症研究領域及最新醫療進展。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Dr. Edward J. Benz, Jr.,在本大會提出「高精準癌症醫療」。他說,不同於過去的標靶治療,高精準癌症醫療必須更進一步根據病患本身不同情況,給予個人化的癌症治療。雖然標靶治療可以針對特定基因突變或特定訊息傳遞路徑,有效在部分癌症病人展現療效,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但卻無法適用於大部分癌症患者。

針對一般人常認為自由基對人體不好的迷思,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JoAnne Stubbe則認為,自由基是重要的細胞代謝路徑。她以「核糖核苷酸還原酶」為例,介紹如何透過生物有機自由基的作用,催化核糖核苷酸還原,藉此降低因染色體的不穩定性,減少癌症的生成。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Dr. Astrid Gräslund,以及挪威傑出學者KK Anderssion,則同時針對核糖核苷酸還原酶的調控機制進行演說,同時闡述染色體的不穩定研究,將如何提供未來癌症治療與抗癌藥物開發重要新目標。

此次研討會共規劃5大主軸,分別為染色體的不穩定性於癌症發生的重要性、細胞代謝及訊息傳遞與癌症、癌症生物標記及個體化治療,以及幹細胞研究與癌症的轉譯醫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695

相關推薦

立夏是夏季正式開始的日子,「心臟」和夏天的關係最深,從這時開始,心臟就愈來愈活躍。只是春季若沒好好排除水分,導致體內仍殘留過多水分,就會使心臟的負擔愈來愈重喔!跟著圖片做做簡單的動作,看看身體會不會因此而輕鬆許多--圖/《自然系美人曆》〔順著節氣,過好生活〕推薦書單:1.自然系美人曆:水亮一整年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資料統計顯示,每年5月開始,因尿路結石問題而求診的患者比3月多2成;屏基泌尿科主任劉中信指出,主要是因夏天較容易排汗,導致尿量變少,尿中草酸鈣濃度變高,即會促使輸尿管等出現結石等症狀。尿路結石多好發於30至50歲年齡層,且多以勞動工作者居多,男性罹患機率又比女性高2至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約有7成更年期婦女都出現睡眠品質差等失眠困擾,雖仍可透過藥物治療,但許多婦女擔心長期服用會提高罹癌風險,寧可不吃,造成病情加劇;彰化市婦產科開業醫師蔡鋒博指出,更年期會出現各種症狀,若不能對症下藥,恐會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1名55歲女性,長期飽受更年期病症之苦,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天氣轉換之際,病毒與細菌都特別活躍,尤其是肺炎鏈球菌,往往造成嬰幼兒嚴重的病況;醫師提醒,目前2至5歲幼童已可免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家長應儘速帶孩子去接種。花蓮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富玫表示,肺炎鏈球菌又稱作肺炎雙球菌,包含90種以上的血清型別,近三年來,台灣以19A、3、1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