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品標示 6 項新規定,健康多一點,詐騙少一些 | 早安健康NEWS

食品標示 6 項新規定,健康多一點,詐騙少一些 早安健康NEWS

從現在開始,食品包裝上的標示,將加註更多攸關身體健康的添加成份或是食材原料的性質,做為消費者選購時的參考。包括含糖量、過敏原成分、基改成份、反式脂肪、茶飲原產地與真菌類食物等,我們將相關規定整理如下。同時,食品藥物管理署也啟動系列宣導活動,有疑問的民眾可以直接與相關人員面對面溝通。食品標示 6 項新規定,健康多一點,詐騙少一些 早安健康NEWS

看懂新版營養標示,包括各種含糖量來源

新版標示的重點在於業者必須將產品中額外添加的糖量,以及食材本身原有所含的糖量,全部加總後標示,而不是僅標示添加量而已。

6類過敏原食品應強制標示

業者如果使用致過敏性的內容物作為產品原料,必須在產品容器或外包裝明顯標示過敏原提醒語資訊,同時參考國際上針對食品過敏原的研究,針對這些食材及其製品,建議業者自願性在產品外包裝上標示過敏原提醒語。

基改食品需標示

所有包裝食品、食品添加物及散裝食品,不論含量多寡,只要攙有基因改造食品原料就必須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供消費者知情,但有例外情形。

反式脂肪達到一定量需標示

「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方式及內容標準」規範食品含有反式脂肪需標示,及規範反式脂肪得以 “0″ 標示的條件。

真菌類食品原料價差大,需分清楚

有鑑於目前市售真菌類(如靈芝、樟芝)食品種類繁多,且考量真菌類產品之子實體與菌絲體在價格上有顯著差異,因此參考「冬蟲夏草菌絲體食品標示相關規定」,規範真菌類食品外包裝應明確標示真菌類原料之中文名稱及拉丁學名,並加註其使用部位為子實體、菌絲體或子實體加菌絲體及其培養方式。

連鎖店茶飲需標示原產地

街頭連鎖茶飲店的手搖杯茶飲、咖啡,其原料必須標示原產地。而咖啡因含量將按照濃度分級標示,分成紅、黃、綠三色。不過這項規定將於 7/31 才正式實施。

 

宣導活動

食藥署持續落實「食現安心」管理政策,包括:三級品管、源頭管理、追溯追蹤、分廠分照等,啟動本(104)年度食品安全月「顧食安,逗陣來」系列活動,包括台北市(7/11)、新北市(7/12)、台中市(7/25)及高雄市(8/1)舉行「食品安全呷安心」宣導活動,亦將參與7月17日至20日舉辦的「台灣國際美食展」,邀請民眾共襄盛舉,在互動遊戲中獲得正確食品安全觀念,並減少因食安事件造成之恐慌。

食品標示 6 項新規定,健康多一點,詐騙少一些 早安健康NEWS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欲愛人者先自愛」你同意這句話嗎?根據網友每年票選桃花運最大阻礙,禿頭問題常常位居榜上,尤其受到疫情戴口罩影響,這兩年來排名更是不斷往前。MyHair生髮植鬍診所表示,許多男性受雄性禿困擾已久,自信心長期低迷,以致就算到了情人節,有愛也無法大聲說出來。   我想談戀愛!情人節MyHair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連續兩天維持「個位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的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分別是亞旭電腦2例、嘉聯益電子廠2例以及桃機航警多1例確診;值得注意的是,也出現國內這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以來的首例死亡個案,為桃園金嗓歌友會相關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這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相關的首起死亡個案,還沒打疫苗的民眾,要注意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平台第23期將自明起(2月16日)再度開放已完整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滿12周且滿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傳統習俗過完元宵節就算過完年了,而隨著農曆春節的結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15)日宣布鬆綁宗教場所及宗教集會活動的防疫措施,自2月16日起,不但宗教場所禁飲食、禁提供籤筒供盤及容留人數限制等措施,皆予取消,繞境、遊行以及500人以上的宗教活動也恢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