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首次糞便潛血篩檢陰性 仍具大腸癌危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五十歲以上民眾每兩年可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篩檢,但是可別以為第一次檢查是陰性就不再做篩檢;根據基隆市衛生局研究調查發現,首次免疫糞便潛血檢查是陰性者,其檢測值仍與大腸癌發生具一定關聯性,而且免疫糞便潛血檢查呈陰性者,其檢測值大小,其實已可預測未來罹患大腸癌機率的高或低。

該項研究是以基隆市社區4萬4324位年齡層介於40至69歲民眾為對象,進行長期追蹤,並考量種種傳統危險因子,如歲數、性別、大腸癌家族史、肉類食用情形及身體質量指數等;研究進一步證實,儘管檢測值在100ng Hb/mL以下,然而檢測值愈高,被大腸腫瘤找上門的危險性,亦會相對增加。

此外,該局也發現,罹患大腸癌危險性最高者,係首次檢測呈陽性且拒絕接受大腸鏡檢查者;反觀危險性最低者,則是首次檢測屬陽性,所幸大腸鏡檢查結果為正常的受測者。

此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Oncology)。基隆市衛生局並建議,對於首次免疫糞便潛血檢測結果,應予以分類成低、中、高的檢測值,以便落實客製化篩檢策略;尤其是首次免疫糞便潛血檢查呈陰性者,應進行危險分層,越接近切點值100ng Hb/mL者,應提醒日後得參加定期篩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74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歐洲恐怕正面臨14世紀黑死病後,再次全境疾病浩劫。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分析發現,檢測率越高國家,陽性率也會突然拉高,假使超過當地醫療量能負荷,死亡率就會立刻上升;反之,高檢驗效能確診個案低,死亡率就低。另外,餐飲業不論工作者與消費者都要維持手部清潔,有疑似症狀不要上班或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7歲劉玉慧女士在幼稚園擔任廚媽工作,一煮便30年,不管年幼老少,大家都叫他「楊媽媽」。她表示看到醫院醫護人員為了防疫忙得不可開交,因此準備了炒麵、山藥排骨湯,想要照顧醫護人員的胃與健康。她的親家也加入行列,送上當日採摘的自種香蕉,期待能迅速補充醫護人員的體力。民眾釋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養生觀念興起,許多人一昧追求健康生活,但究竟該如何度過健康又清爽的每一天,關鍵就在於從小地方開始實踐;韓國人氣健身教練崔寶瑛指出,每個人追求的體態不盡相同,除了運動要有所不同外,最重要就是了解習慣的重要性,只要每天養成十個小習慣,不僅有助於健康,更能幫助維持體態。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陳先生是標準的低頭族,上班時坐在電腦前,回到家繼續看手機、電視,睡覺前還是緊盯手機螢幕,最近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更少外出,使用狀況更加頻繁。2周前他開始背痛,一路痛到手臂手指,往上則是頸部痠麻,就醫確診為頸椎間盤突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