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鬆藥會使牙床骨壞死? 醫師:機率極低

骨鬆藥會使牙床骨壞死? 醫師:機率極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口服骨鬆藥物,會造成牙床骨骼爛一個洞?根據台大醫院最新調查發現,患有糖尿病、牙周病、拔牙、類風濕關節炎使用類固醇、高齡老年等狀況者,口服雙磷酸鹽藥物發生牙床骨壞死的風險,僅為每年千分之2.3以下,其他人則機率更低。醫師提醒,骨鬆不治療反而會造成骨折,甚至致死。

台灣是骨質疏鬆症好發地區,大腿骨上端髖部骨折的風險,排名更是亞洲第一。但根據健保庫資料統計,髖部骨折的病人在發生骨折後2年內,只有3成4曾接受治療,而開始治療後1年,還在治療的患者只剩不到3成。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蔡克嵩指出,多數骨鬆患者因害怕骨鬆藥物的副作用,會造成牙床骨會壞死而不願意服藥,擔心「當牙齒掉落,牙床骨骼會爛一個洞」。

為此,台大醫院牙科、內科、骨科及北護分院團隊,分析2000至2012年間院內7332名口服雙磷酸鹽藥物的骨鬆患者中,其多數有糖尿病、牙周病、拔牙、類風濕關節炎使用類固醇、高齡老年等狀況會發生牙床骨壞死的高風險者,結果發現,僅40名有牙床壞死,約0.55%,其中22名在牙床壞死前有進行拔牙或植牙手術。推估高風險者口服骨鬆藥物造成牙床骨壞死,僅為每年千分之2.3以下。

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邱偉益表示,骨鬆患者服用雙磷酸鹽藥物後,其成分會與骨基質結合,當骨吸收雙磷酸鹽藥物會抑制破骨細胞,而失去骨吸收功能,進而預防骨鬆。多數骨鬆患者認為口服骨鬆藥物會造成牙床骨壞死,其實高風險者的機率並不高,其他人機率更低。

台大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正喆建議,高風險者口服骨鬆治療藥物,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至少每6個月定期口腔檢查,盡量避免拔牙或植牙等可能造成顎骨傷口的侵入性治療;若有拔牙必要時,應告知醫師正在使用雙磷酸鹽藥物,建議先行停藥一段時間再拔牙,當有牙齒鬆動、牙齦腫脹、疼痛時立即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1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可別以為氣喘只是幼年時就會發病,也有不少人是在成年後才出現氣喘;臨床上,就有不少人在年輕時出現氣喘症狀,但是卻因為症狀比較輕微而被忽略,直到老年時才因為有嚴重的氣喘症狀,因而被診斷出有氣喘。 成年氣喘病人約佔半數左右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表示,兒童期的氣喘病童約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長輩一旦出現肌少症,肌肉快速流失,日常生活能力就會跟著衰退,無論生理功能、認知功能,都會受到衝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老年醫學科與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范豪益表示,年長者平常若沒有補充維生素D,又不常曬太陽,體內維生素D就會偏低,進而增加肌少症風險。年長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年來PM2.5被炒得沸沸揚揚,世界衛生組織也視為一級致癌物,到底PM2.5有多可怕?專家強調,PM2.5會造成多種疾病,包括過敏、氣喘、心臟病、中風,甚至肺癌,建議出門都應該配戴口罩。 PM2.5危害非常大 胡衍榮博士表示,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