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黃斑部病變未治療恐失明 眼科醫學會籲護眼

黃斑部病變未治療恐失明 眼科醫學會籲護眼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區域,是感光細胞最密集處,負責視覺最重要的中心視力。黃斑部初期的病變,病人會產生視力模糊、中心視野看不清楚等症狀。隨著病程的進展,黃斑部開始產生新生血管,導致視網膜下積水、黃斑部水腫,造成影像扭曲變形,如果新生血管開始出血或產生滲出物、甚至變成黃斑部結疤,中心的視力就會遭到破壞,嚴重會導致失明。
台灣眼科防盲教育研究醫學會為了讓民眾能夠了解正確的黃斑部病變治療的觀念,日前於台中教育大學舉辦「低頭族眼疾Eye注意健康講座」,邀請彰化基督教眼科部主任陳珊霓醫師擔任引言人,並由臺中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任林耿弘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李昆憲醫師主講,主題為「沉迷3C,低頭族眼早老」及「老人頭號視力殺手:黃斑部病變」。
林耿弘醫師指出,眼睛是靈魂之窗,接受外界光線的刺激進而產生視覺,民眾平時就應注意眼睛保護,如:白天出門時應盡量配鏡太陽眼鏡,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或3C產品,飲食上也要適當補充營養品。林耿弘建議,太陽眼鏡鏡片顏色明暗的選擇,應以配戴後旁人無法透過鏡片看到配戴者的眼睛為原則,才足以保護眼睛,鏡片顏色應避免選用藍色鏡片,因為藍色鏡片反而只會讓有害的藍光通過,是最不適宜挑選的顏色,強光下應戴棕褐色太陽眼鏡才能保護雙眼。
李昆憲醫師則提醒,如果看東西時影像的中心會變暗,模糊不清,尤其是在近距離看東西時出現盲點,都是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徵兆。民眾可以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行初步篩檢。而遺傳、吸菸、二手菸、高血壓、高血脂症及長時間日光照射,皆可能造成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平時攝取維他命、不要抽煙、避色陽光的曝曬以及早期診斷、持續治療,是對付「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不二法門。
台灣眼科防盲教育研究醫學會呼籲, 由於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屬於十分普遍的退化性疾病,不及早防治恐會造成視力喪失,篩檢及追蹤老年性黃斑部退化患者,需要由眼科醫師進行詳盡的眼底檢查,50歲以上的民眾,更需每半年做一次散瞳檢查,保護眼睛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62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有憋尿的習慣嗎?小心長期下來可能誘發膀胱無力,甚至引發尿道發炎等症狀。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泌尿科張甫仲主任表指出,長期憋尿容易造成膀胱彈性疲乏引起無力,加上尿液留滯太久,嚴重時甚至導致血尿、尿滯留等併發症,其中又以女性、攝護腺肥大的中老年人、因工作因素喝水量不足的人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0歲的小芸是位單親媽媽,上班時經常手持滑鼠、緊盯螢幕,一開始手腕手指關節紅漲疼痛且僵硬,以為姿勢不良,至復健科診所持續復健1、2個月,但效果有限,最後至醫院接受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董事長蔡世滋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原因不明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48歲男性衛生習慣比較差,加上容易流汗累積髒汙,1個多月前洗澡時在鼠蹊部雙側都有突起腫塊,但發生部位較私密不太好意思就醫,沒想到腫塊越來越大,皮膚表面流出液體伴隨異味,才趕快就醫先服用口服藥,醫師擔心惡性腫瘤同時採檢化驗,幸好確診上皮性囊腫,切除處置後痊癒。 書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外,飲食控制也很重要!然而,採用得舒飲食,可以有助於預防腦中風、骨質疏鬆、糖尿病、大腸直腸癌及心血管疾病,除了飲食外,再搭配運動習慣,效果也能更好。得舒飲食 控制血壓、降低動脈硬化風險得舒飲食是一種強調蔬菜水果、堅果與乳製品的均衡飲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