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霜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10年前因皮膚冒出紅疹與腫塊,陳先生就醫確診為淋巴瘤樣丘疹,前後歷經6年化學治療,病情仍惡化為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飽受化療與放療之苦,而標靶藥物費用昂貴,無法承擔,原本想放棄,所幸當時健保給付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讓他有活下去的機會。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於30日傍晚宣布於基隆實施「類普篩」,在31日的記者會上,他再次說明,因基隆有多場域出現確診個案,其他縣市確診個案多是在社區與職場,現在的作法不夠適合,因此這次必須執行類普篩。 為何以前不普篩 現在才要「類普篩」? 陳時中昨提到,類普篩是為了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國內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31日說明,全台新增87例本土個案,台北市就有8例。北市衛生局公布部分確診者的足跡,多位確診者坐著捷運四處移動;同時新北市衛生局說明中和某社區的篩檢結果。 北市衛生局對5確診者 隔離103人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至今(31)日中午1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9)日宣布新增33例本土,包含4例居隔期間陰轉陽;63例境外移入。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全有17條不明傳播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的不明傳染鏈共有17件,其中8條為3人以上群聚,其他是單一個案有7條;2人家庭群聚2條。 高雄驗出...

閱讀詳情 »

每周一、二晚上10:15分民視《醫學大聯盟》本集主持人白家綺帶大家探討眼睛不容忽視的警訊有哪些以及保養眼睛的方法有哪些,節目日前邀請到梁佑南、陳為民、楊淨宇、查理分成兩隊一起競賽搶答,也邀請到了急診科張適恆醫師、眼科許粹剛醫師、黃淑惠營養師,為大家做精闢的解說。 ▲ 陳為民:看東西覺得需要花一點時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年37歲的俊廷在國中時,腳突然腫起來,當時醫師認為是痛風,醫師還很困惑「怎麼國中就痛風」,吃藥5至7天後就消退了;但這只是第一次發作,之後身體各處經常發生水腫,直到某次喉嚨腫脹,急診後發現呼吸道窄至僅有10%,更得知生母也因類似狀況過世,最後醫師確診是「遺傳性血管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內政部2021年全台人口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首見人口負成長現象,2021 年每月出生數均低於死亡數,全國總人口數更較前年減少18.5萬人。另外,2021 年出生人口、結婚對數雙雙也創下歷史新低,生育率已連續7年下降,顯示我國少子化問題嚴峻。 減輕家長育兒負擔 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 您不需靠著跑馬拉松或在室內自行車上面大汗淋漓來運動,以促進心臟健康;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包括洗碗、園藝和烹飪在內等日常家庭活動,可以幫助老年女性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在線發表在《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 沒時間...

閱讀詳情 »

▲大葉大學運健系開設水肺潛水課程。(圖/大葉大學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產學攜手,開創全球就業機會!大葉大學運動健康管理學系從民國107年開始與波力集團合作,產學攜手培訓國際潛水教練,「休閒運動實務-水肺潛水」課程輔導學生報考PADI潛水國際證照,每年都有超過20名學生考取潛水證照,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手腳無力、流轉多科 紫質症難確診 57歲的王小姐,11年前因為腹痛求診腸胃科,後來更因手腳無力、嗎啡都難止住的全身性疼痛,流連神經內科、心臟內科等多科,最後在尿液曝曬測試下,尿液顏色變深像烏龍茶,才終於確診為罹患罕見血液疾病紫質症,對生活造成不少影響。 「你不曉得走到哪...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