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期間,各國醫療量能成關注焦點,然醫療挑戰在疫情前早醞釀。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我國將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醫療支出增加、醫療量能緊繃,為緩解此狀況,政府將提高預防、早期診斷及健康維護的比重,未來醫療發展方向將從疾病治療走向疾病預防。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
閱讀詳情 »宋雪帆
台灣首份第3劑疫苗研究!「這款」抗體 副作用皆最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台灣COVID-19疫苗第3劑追加劑接種率已突破4成,朝5成邁進。究竟追加劑的效果如何呢?林口長庚醫院發表台灣第1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發現不論是使用哪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也更能有效對...
閱讀詳情 »從個人特質看健康運勢 星座專家一一分析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不少人喜歡關注星座運勢,但你知道嗎?其實星座不僅跟個人特質、事業、感情等運勢有關,每個星座的健康狀態也可能因流運而產生差異。知名身心靈星座工作室負責人同時也是雜誌星座專欄作者的周飛芃(Rose)老師分享,人的健康是由身、心、靈三方共構而成,代表著個人特質也會影響到健康,...
閱讀詳情 »生過小孩老得比較快?醫師分析「抗老化」關鍵(上)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看看身邊的人,有人生三胎像沒生過,有人生一胎老數年。皮膚專科醫師王筱涵表示,先前的科學研究提出生越多胎,身體居然越年輕。近期的科學研究報告生孩子會大幅加速老化。我們該相信誰?多生幾個?不生了?我們能做些什麼去延緩甚至逆轉老化這個必然的現象呢? 產後老化關鍵是「端粒」 王筱涵...
閱讀詳情 »漲部分負擔再傳「大醫院急診特殊時段不加錢」 陳時中給答案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改革健保制度,衛福部長陳時中喊出調漲民眾部分負擔,但要怎麼調?陳時中近來頻頻傳出與醫界代表會面,最新還傳出「夜間、假日的大醫院急診輕症不調整」方案。陳時中今(10)日強調,調漲部分負擔是複雜的事情,不會只跟單一團體,會跟各國團體都去了解,「各種方案、各種建議都有」、「...
閱讀詳情 »避免血管硬化⋯營養師教你用「5原則」吃地中海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以往多數人的認知,總覺得心血管疾病好發於高齡者。事實上,隨著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此類疾病已年輕化,而如何從飲食改變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已成為現代人重要課題。 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林昱蓁表示,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臟與血管的疾病,可能因血管的粥狀硬化造成血管阻塞、血流不順,...
閱讀詳情 »北榮團隊研創「可攜式聽力計」APP 期盼推動全民聽檢
【NOW健康 陳如頤/整理報導】3月3日是「世界聽力日」,你多久沒有檢測聽力了?你知道自己的聽力變化嗎?由台北榮民總醫院、陽明大學醫工所和中央研究院組成的耳科聽能團隊,開發出獨創的新式聽力量值表,並結合Ear Scale App和AI雲端聽力監測技術打造「智能聽力檢測系統」,讓健康者、突發性耳聾患者...
閱讀詳情 »講座報名/志玲姐姐高齡求子成功! 高齡備孕該這樣做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前陣子名模林志玲47歲超高齡懷孕生子的喜訊,讓很多正在備孕中的夫妻,或是正在療程中,很想要懷孕的人帶來信心和希望。超高齡的定義是45歲以上,華育生殖醫學中心副院長王呈瑋坦言,自己認為40歲以上已經算是高齡,因此呼籲只要是40歲以上還想要懷孕的人,應要非常積極。 王呈瑋...
閱讀詳情 »3月1日起口罩鬆綁! 「經濟防疫新模式」相關規定整理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天是3月1日,迎接3月的第1天,指揮中心表示,為逐步走向「經濟防疫新模式」,宣布從今日起,鬆綁部分口罩規定。除了大家有感的運動免戴口罩以外,從7日起,來台的人居家檢疫時間只要10天! 運動、拍照、主持免戴口罩 但唱歌還是要戴 隨著本土疫情趨緩,從今日起到31日,台灣...
閱讀詳情 »鼻涕倒流 夜咳膿痰「拖逾●個月」醫:恐成慢性鼻竇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台灣由於環境濕熱、人口密集以及空污問題等,使得鼻竇炎成為常見疾病。33歲陳小姐長年受鼻塞、鼻水倒流所苦,總感覺喉嚨有異物,不時會想清喉嚨、咳出黃痰,偶爾還會陣發性頭痛,夜晚常感口乾,嚴重影響睡眠。至醫院檢查後診斷為慢性鼻竇炎,併有廣泛性鼻息肉,使膿液幾乎阻塞整個鼻腔...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