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冷霜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35歲李先生今年初察覺「下面一大包」,雖然不會疼痛,但走路猶如螃蟹走路般姿勢怪異,原本5月想求診,但礙於疫情拖到10月才就醫,一查之下,赫然發現右側睪丸已腫到14公分大,嚴重壓迫右側睪丸,確診為睪丸精原細胞癌第1期,所幸在手術切除及搭配化療後,讓患者重回「蛋」定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現代生活與3C產品密不可分,尤其是3C世代,即使限制手機、平板玩遊戲的時間,上課作筆記、複習功課總免不了得使用電腦。現在,孩子近視成了家長的頭痛問題,不想讓眼鏡成為孩子成長的標準配備,恩主公醫院眼科醫師賴紫庭表示,要預防兒童近視,家長要做到「2不3要」,幫助孩童遠離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新北報導】世界各國的人都很喜歡沾醬,特別是日本與台灣。各式醬料也反映飲食文化,吃漢堡要加酸黃瓜醬、吃大阪燒要沾大阪燒醬、吃水煮肉片要沾沙茶醬,很多人不沾醬就不吃了。營養師建議有慢性病的病友,自製「4低沾醬」以免傷身。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營養師蔡秀梅表示,有些病人愛好沾醬,即使因...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連續25天沒有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境外移入包括一名30多歲本國籍華航機師,曾打過2劑AZ疫苗,但從美國返台後,11月28日檢疫期間採檢確診,有喉嚨癢的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歲吳先生覺得口腔泛酸已3~4年,空腹或飯後都會泛酸的症狀,伴隨胸口灼熱與疼痛感。早餐幾乎沒有食慾,空腹容易嘔吐,緊張時容易腹痛,但排便後疼痛便減緩。經過西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慢性消化性潰瘍、腸躁症和自律神經失調,服用西藥後仍反覆發作;輾轉藉由中醫調理,一個多月,胃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迎接家中的新生命,新手爸媽一定要知道,所有寶寶出生滿48小時就需要做新生兒篩檢!國健署最新統計,光去年就發現異常個案超過3千多人,其中有57人更是罕見疾病;國健署更提醒,以台灣常見的遺傳性疾病蠶豆症為例,在尚未知道篩檢結果前,不要讓寶寶、衣服或用品接觸萘丸(俗稱臭丸;...

閱讀詳情 »

季節變化經常會影響到身體狀況嗎?若出現狀況,要怎麼做才能維持健康呢? 因為外來物質的影響,可能感覺比日常還要勞累,除了平常要多喝水少喝飲料、多運動及適當休息,建議也可以額外補充維生素B群增強體力。   怎麼做才可以預防呢?以下營養師歸納出 4 點:   1. 多喝水 其實平常就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近來日本電車無差別傷人事件震驚全球,一男嫌打扮成電影角色「小丑」(Joker)的模樣,於萬聖節當天在電車車廂內持刀隨機攻擊乘客,造成民眾恐慌。其實犯罪者模仿電影角色傷人的事件在世界各國皆曾發生,甚至不在少數,要如何避免悲劇一再上演?除了大眾傳媒在內容、用詞上多加把關之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好的進攻就是防守,為了在即將到來的流感季節保持身體健康,更需要好好做準備。專家表示,攝取特定食物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進而抵禦疾病。紐約市營養學家Samantha Heller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慢慢下降,然而若是能攝取正確的營養,就能幫助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減少...

閱讀詳情 »

前北海道日本火腿隊王牌、現效力於美職洛杉磯天使隊的大谷翔平,本季繳出投打全能的二刀流表現,不但締造2項金氏世界紀錄,更以全票當選美國聯盟MVP。今晚(19日)東京鐵塔也要點燈慶祝,慶祝他創下前無古人的成就。 據日媒《Full-Count》報導,東京鐵塔的點燈儀式將於今日17點17分開始,以紀念大谷...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