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春柏

在開始進健身房運動前,小蝶其實不知道運動後其實是腸胃吸收最好的時間,是某天教練聊天提起,還說很多人寧可挨餓也不願意吃東西,就是怕剛剛辛苦訓練的成果,被嘴饞一整個毀掉。不過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難道運動後就只有挨餓一途嗎?想到這邊小蝶不禁又追問起來。   教練這時候反問她,如果用大量運動後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大家一定都聽過PM2.5(細懸浮微粒,直徑小於2.5μm),那有聽過奈米微粒(直徑小於100nm=0.1μm)嗎?奈米粒子因為體積極微小而產生了新的物理特性,被廣泛運用在生活各項用品當中,從電子產品到醫療保健產品、食品、紡織品、運動裝備、衛浴產品、家用產品等,奈米技術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的9/19是台灣肺纖維化日,取其「走一走」的諧音希望能喚醒民眾注意自身肺功能健康。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成因多元,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是不明原因造成的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但是肺纖維化還有其它高風險族群,像有自體免疫...

閱讀詳情 »

今年的柏林馬拉松,受到武漢肺炎影響,賽事被迫取消,不過主辦單位在原訂日期,舉辦了另類的馬拉松賽事,由男、女選手組隊接力,挑戰肯亞好手Eliud Kipchoge在2018年柏林馬寫下的2小時1分39秒世界紀錄。男子組由四名德國跑者輪番上陣,他們繞著勝利紀念柱的400公尺圓環賽道跑105圈,最後以2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全球都緊鑼密鼓地關注新冠肺炎疫苗的開發進度,先前傳出牛津大學與藥廠共同開發的疫苗因嚴重不良反應喊停,對於所有藥物的臨床試驗來說是很正常的現象,找出問題、確認劑量及效果就是臨床試驗的意義。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醫師指出,全球的疫苗開發,共同面對的問題是免疫加強(im...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日前藝人小鬼因為主動脈剝離逝世,讓主動脈剝離成為熱門話題之一。但就有網路文章提到,「重量訓練」是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之一,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對此表示,健康的人因為重訓而造成主動脈剝離的機率很低,而未妥善控制的高血壓、血管硬化、患有主動脈瘤等高危險群訓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泌尿科裡面,有1種如鬼魅般困擾的疾病,常會造成男性病人身心無比煎熬,就是所謂的「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簡單來說這是1種長期持續性骨盆附近的不適感,且常會造成生活起居的負面影響及附帶症狀。 不同於大家一般的認知,出現泌尿道症狀或會陰部疼痛常被認為是攝護腺肥大等老人疾病,...

閱讀詳情 »

黃祥霖/振興醫院骨科醫學部主治醫師 末期的關節病變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發生,例如:運動員過度使用關節、因為意外事故受傷、自體免疫等內科疾病的後遺症或是骨腫瘤治療後的軟骨損傷,而造成疼痛、功能異常的關節病變。若發生嚴重疼痛變形的關節炎,手術治療是最終的選擇。因為全民健保的普及,台灣每年人工...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