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小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COVID-19疫情,臺大醫院積極研發主動式急診多層次感染症地理資訊系統,可提早偵測到社區潛在的感染爆發,未來對防疫工作有莫大的幫助;除了積極研發面對疫情,對於患者的照護方面,收治超過450位確診病患,其中過半數皆在專責病房完成治療。地理資訊系統 及早偵測感染病爆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羅東博愛醫院在今年4月成立了全台首創也是唯一多元介入神經復健中心,引領東台灣地區於神經復健領域之革新,並在12月2日至5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M502)以「在山之東相遇,重新連接你和你的生活」為題,從病人需求為核心出發,推動智能化腦中風復健照護,參與今年度台灣醫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人有些地方「太長」未必是好事!一名32歲男子,最近幾個月只要與女友發生性行為,女友事後都會出現泌尿道感染症狀,灼痛不適,導致女友抗拒再跟他發生親密行為,只好一同前往就醫,經醫師檢查後,確定就是因為男子包皮過長滋生細菌導致,進行割包皮手術後才一勞永逸地解決困擾。 收治...

閱讀詳情 »

  喝寶特瓶飲料連塑化劑一同下肚?  加熱、重複使用易溶出塑膠粒子 寶特瓶產品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近期有網路流言傳出,飲用寶特瓶飲料會同時喝下大量塑膠微粒,食藥署甚至因此發文澄清。另外,長期購買飲用寶特瓶裝飲料,是否也會接觸到過量塑化劑,也是民眾常見的食安擔憂。中原大學生物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本土疫情趨緩,打過兩劑疫苗的居隔、居檢者的外出規定也放寬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宣布,基於國內疫情已逐步趨緩,為兼顧民眾需求與防疫,且考量完成疫苗接種可降低感染風險,即日起有條件放寬居家隔離、檢疫者外出奔喪或探視時間。 指揮中心目前規定,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這一波「二級警戒」11月29日後有沒有降級的可能?答案是不會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2)日下午明確表示,二級警戒延不延長本周未之前就會對外說明,但因應春節有入境檢疫措施的調整,預期下周「不會有降級的措施」。 羅一鈞表示,針對二級警戒是不是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5歲林女士長年為反覆泌尿道感染所擾,又擔心出門頻尿,總是限縮活動範圍,直到療程結束尿液檢查已無細菌,卻仍有頻尿、下腹悶痛等症狀,加上停經後,每次泌尿道感染都會出現血尿,令她相當緊張,輾轉透過中醫以八正散合蒲黃、藕節治療一週後,症狀明顯改善,讓她終於能放心出遠門。中醫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明(18)日開放第1劑施打AZ疫苗的民眾,可選擇第2劑混打BNT、莫德納的意願登記,從上午10點開始到下午4點止。台大醫院進行疫苗混打的實驗,追蹤混打的受試者之抗體反應與副作用,將在近日發表期中實驗結果。 台大醫院執行「新冠肺炎疫苗混打接種成...

閱讀詳情 »

挪威三鐵選手艾登(Gustav Iden)過去曾經因為比賽時戴上彰化歷史悠久的埔鹽順澤宮宮帽奪冠,因而讓順澤宮帽聲名大噪,被冠上「冠軍帽」美名。昨天(15日)艾登透過自己的社群平台發文,表示自己過去2年戴上帽子後比賽,每場都贏,儘管自己不相信運氣,但冠軍帽還是可以為他帶來信心。 艾登表示,自從戴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0多歲老翁短短數個月內兩、三度因感染嚴重肺炎住院,每次出院時明明細菌已被完全殲滅,沒想到仍不斷復發、頻繁進出醫院。原以為只是年紀大常見的免疫力低下感染,所幸老翁子女是醫檢師,警覺老爸血液抹片特徵異常、並在醫護人員積極進一步檢查下,意外確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緊急轉診...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