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媽媽的大手,撐住一雙小小腳Y,旁邊還有一隻姐姐的小手手,台灣桌球好手江宏傑8日上午,在臉書中PO出這張照片,向大家報喜,「4月3日下午,帥氣的小小傑來地球報到啦,體重3110克,身高51公分,母子都平安,辛苦小愛了,謝謝大家的關心」,字裏行間滿是幸福,也引來上萬名網友按讚恭喜。幫大女兒愛拉醬綁...
閱讀詳情 »連碧曼
多靶點抑制二線標靶藥物 延長腎癌病患存活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若有腎癌家族史 罹患機率高4倍台灣罹患腎臟癌人數逐年增長,每10萬人中約有1人罹患腎臟癌,好發於60到65歲成年人,其中最常見的種類為腎細胞癌。腎癌危險因子包括抽菸、肥胖、高血壓、遺傳疾病等,若是有家族病史,更可能有高於常人4倍的疾病發生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蒲永孝理事長...
閱讀詳情 »嚴重心臟衰竭不是絕症!跨團隊整合照護有成獲獎
嚴重心臟衰竭像絕症,只能等死?不少老人家都有這樣的傳統觀念,雖然嚴重心臟衰竭如果沒有好好治療跟改變習慣,5年死亡率逼近50%,比癌症還要高。但是,目前透過冠狀動脈疾病(CAD) 跨團隊整合照護,不但能救回一條命,還能穩定控制病情。 嚴重心臟衰竭目前透過冠狀動脈疾病(CAD) 跨團隊整合照護,不但能救...
閱讀詳情 »打手槍易不舉? 醫:適度清槍有益攝護腺健康
研究指出,在台灣40歲以上男性約有4分之1有性功能障礙問題,且隨年紀增長比例逐漸增加,70歲以上男性有性功能困擾者超過5成以上。然而大部分男性礙於面子問題,只能偷偷服用偏方來改善,殊不知性功能障礙如果沒有對症下藥,只是白花錢。 中醫師楊永榮表示,陽痿、早洩用1句話做簡單區別,就是射精前軟是陽痿,很...
閱讀詳情 »肺腺癌無法標靶治療 醫:化療也不灰心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日前證實罹患肺腺癌,需先手術治療,她樂觀面對病情稱「只是一塊小蛋糕」。然而肺腺癌因早期無症狀,許多患者發現時多屬無法手術的晚期,其中4成患者更無法標靶治療。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強調,許多患者化療效果也很好,關鍵在於降低副作用,再與醫師討論最適當的用藥,都能有效延長存活期。肺腺癌常見...
閱讀詳情 »知覺性頭暈列為新分類疾病 主要症狀有這3種
護理師退休的李小姐有暈眩症狀長達3年,做過許多檢查結果都正常,四處求醫輾轉找到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張滋圃。診斷她罹患新分類疾病「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簡稱PPPD),建議搭配口服藥與每次...
閱讀詳情 »毒蛇出沒! 被蛇咬掌握這些處理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台灣氣候多是潮濕偏暖,易於蛇類棲息,據疾病管制署資料,每年有破千名民眾遭毒蛇咬傷;呼籲民眾至山中野外務必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且近期已有許多民眾進行掃墓祭儀,更須留意,若不慎遭咬傷,應記下蛇類外觀儘速就醫。為有效使用血清 疾管署設查詢系統進行調度近期發生中部民眾遭...
閱讀詳情 »25萬童死於全球假藥 醫籲國際條約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全球假藥蔓延,年死逾25萬名兒童!美國產官學聯合發表研究指出,近25萬名孩童因假瘧疾和假肺炎藥物死亡,更多人死於假抗生素和假疫苗。論文作者、美國衛生研究院資深科學家Joel Breman呼籲,世衛組織的藥物監測計劃提供更多支持,並更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確保各國90...
閱讀詳情 »乳癌非女性專利 他胸部出現腫塊竟是癌
男性也是乳癌風險對象,醫師建議當發現胸部有腫塊,或是乳頭、皮膚有異常變化時,就要別注意。 乳癌可不是女性的專利,台中1名58歲的鄭先生,10年前發現胸部有硬塊,以為是因為平常自己有健身習慣,造成胸肌變大,沒想到去年開始惡化,檢查後才發現已經是乳癌第3期。 鄭先生想都沒想過自己會得乳癌,一方面是因為性...
閱讀詳情 »2018年度10大疫苗新聞 專家澄清疫苗疑慮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公布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大疫苗新聞,此為國內首次集結百位醫事人員、媒體與專家建議之評選,針對新聞進行深度剖析與分享,提供專業且正確的衛教資訊,作為未來疫苗領域議題重要的參考依據,共同打造全民健康防疫網。 去年公費流感疫苗共有4個批號發現少數異常情形,包含變色、懸浮物、黑點等...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