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翠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40歲的小茜(化名)從去年開始發現每月經血量變多,加上出現頻尿、裏急後重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因小腹變大,褲子尺碼整整大了兩吋,讓她喪失自信。在朋友建議下小茜前往婦產科求診,經檢查發現子宮長了一顆宛如壘球大小,約15公分的子宮肌瘤;由於小茜害怕動刀,在與醫師討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本土疫情趨緩,台北市長柯文哲以「社區是乾淨的」為由,宣布北市「微解封」,國高中生跨縣市校外教學與畢業旅行都可照常執行。同時北市內的社教場館,包含兒童新樂園、天文館等,皆取消容留人數。 不再1人停課全校停課 該班停課就好 其中多項與教育政策相關。早先台北市針對校園的防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09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1737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3,964人,肝癌為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773人。依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新聞陸續報導蔡頭、吳孟達等藝人罹患末期肝癌,並均在診斷後短短數月內便傳出過世的消息,令人不勝唏噓。嘉義長庚胃腸肝膽科張德生主任表示,事實上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的治療近幾年已有長足的進步,不論是B型肝炎的疫苗及藥物、C型肝炎的小分子根治藥物,或肝癌的局部根除治療或全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頸部摸到再小腫塊,也要有警覺!一名48歲女性,就是自已摸到左側頸部有一個小小的腫塊,一開始因為不痛而不以為意,沒想到一個月後,腫塊持續變大,這才嚇到求診,經全身正子攝影和切片檢驗確診是左側扁桃腺癌。醫師提醒成人頸部腫塊越來越大、腫塊有消但沒有完全消失,有潛藏惡性腫瘤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冬天裡,不少人吃飯時常忍不住多喝幾碗熱湯,或是直接享用一頓熱呼呼的火鍋,雖然吃飽當下身體是暖和了,但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張馨予警告,這樣的進食方式容易誘發胃食道逆流,可能出現胃酸上逆、胸口灼熱、胸悶胸痛、咽喉異物感等症狀。尤其在台灣,胃食道逆流發生率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春節期間,全家族返鄉團圓很熱鬧,四處洋溢著喜氣,年夜飯桌上,免不了來自「長輩們熱情的關心」,問起一堆尷尬話題,例如:「什麼時候要結婚啊?」、「年終領多少啊?」常常讓年輕人整個不知所措,就怕回答不夠妥當,不僅傷了面子也失了裡子。諮商心理師黃予岑以心理學的角度,深度剖析長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丁慧恭醫師說明,尿路結石若移動到輸尿管造成阻塞,嚴重的則可能造成劇烈的腰痛,也就是「腎絞痛」,痛起來說會要人命一點也不為過,急診常見腎絞痛的病人痛到站都站不直,縮在床上冒冷汗哀號,其疼痛的程度可見一斑。尿路結石種類多 嚴重恐需手術治療尿路結石因位置不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本土個案中,有4例與台北市有關,是西堤群聚案被居隔期間出現症狀,採檢後確診,相關足跡正在疫調中。另外3例是士林區的家戶感染,有1位感染源不明。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今日有病例是感到有症狀,警覺可能是感染Omicron,自行篩檢確...

閱讀詳情 »

自律神經失調 一位50歲的家庭主婦,因為心悸、頭昏、胸悶、失眠,加上手腳冰冷,看了心臟科醫師後,認為心血管沒有問題,判斷應該是自律神經失調,後來給予一些抗焦慮藥物之後,情形就改善了。相信許多讀者看了之後超有感,原來自律神經失調真有此事。 心悸、頭昏、胸悶、失眠,加上手腳冰冷,看了心臟科醫師後,認為心...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