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數萬名旅外國人將於春節返台,最近防疫旅館一房難求,指揮中心有意將入境規定「10+4」鬆綁為「7+7」,也就是後面7天可在家檢疫,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說,尚未定案,本周會公布細節,總體檢疫14天是不變的。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如果放寬至「7+7」,入境者須符合「施...
閱讀詳情 »魏雨南
秋冬流感好發季節 醫解析「絕佳預防方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進入秋冬季節,正是季節性流行性感冒好發季節,通常從十月份開始病例數會逐漸增加,一直到隔年三至四月才會逐漸緩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蔡思盈指出,季節性流行性感冒又稱為流感,比起普通感冒可能會出現流鼻水、鼻塞、咳嗽等輕微症狀,約三至五日就會緩解,流感則...
閱讀詳情 »對於聽力損失置之不理的後果 恐將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聽力損失是自然的衰老現象,沒人願意承認這事件正在發生,但它確實發生了,倘若忽視這個現象就得付出代價,因為聽力損失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聽力損失程度越嚴重 罹患失智症可能性越大 紐約長老會醫院耳鼻喉科醫生Alexander Chern博士指出,聽力損失程度越嚴重...
閱讀詳情 »從晚期肺癌到癌細胞全消失!醫師聰明選藥 跨越一年半的生命限制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最新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上,肺癌已連當41年的「癌王」,死亡率高居第一位,且由於早期不易被發現,有超過一半患者確診時已為無法開刀的晚期,想要幸運保命,往往得靠聰明選藥!醫師指出,過去有4成晚期無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單靠化療,反應率低又有抗藥性問題,...
閱讀詳情 »腦血管疾病10大死因第4 頸部動脈超音波及早發現病灶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56歲的A阿姨,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或高血脂等容易導致動脈硬化的慢性疾病,但是10多年前曾經因為鼻咽及深頸部腫瘤接受過局部放射線治療。某日傍晚讀雜誌時,突然發現眼前一片暗濛不清,伴隨頭昏欲倒般的不舒服,當下沒有心悸或心跳不規律的感覺,但是這些症狀瞬即恢復。這種狀況反覆發...
閱讀詳情 »國內第二高遺傳病! 醫籲:家族史 計畫生育夫妻先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學二年級的小瑜是台灣中部少數接受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 Spinal Muscular Atrophy)脊瑞拉藥物治療(Spinraza)的孩子,2020年七月健保署開放第一次治療年齡未滿7歲的患童能申請藥物治療,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的兒童神經科便積極協助小瑜申請...
閱讀詳情 »增7例境外移入 印 英 緬從「重點高風險國家」移除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案16532)、俄羅斯(案1...
閱讀詳情 »經濟部工業局 金屬中心與中醫大新竹附醫 打造智慧型超微創直腸癌臨床場域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大腸直腸癌已位居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平均37.4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中醫大新竹附醫和經濟部工業局,以及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舉行揭牌儀式,共同合作全國首創智慧型超微創直腸癌手術平台,建置從術前到術中到術後照護臨床場域,未來將提供癌友更優質醫療服務。...
閱讀詳情 »布局細胞治療產業 工研院打造首座MIT「細胞自動化生產系統」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因應這股龐大產業與醫療需求,經濟部技術處超前部署細胞再生創新技術,運用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開發出創新「細胞自動化生產系統」,完成全球整合最完整的系統模組,也是國內首座結合細胞培養、品質檢測及收穫繼代等完整功能的自動化系統,MIT技術打造,細胞存活率高,產能還能變10倍,將有助...
閱讀詳情 »菸防法亂象!立委質疑5倍券不能買紙菸 卻可買電子煙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振興5倍券不能買紙菸,但傳出竟可在網路購買政府所禁止的電子煙?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認為這種亂象是缺乏法源依據,29日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時,要求政府不能怠忽職守,行政院應在今年底會期結束前把延宕的《菸害防制法》修正案送進立法院審查。蘇貞昌回答這項法案有關...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