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3日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婦癌已成現代婦女殺手,根據統計,子宮內膜癌為女性癌症前十名,已超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加上無法以民眾熟知的子宮頸抹片篩檢,若無子宮內膜切片篩檢、超音波或病理切片檢查,很容易被忽略。醫師提醒,婦女若有不正常且連續性出血,應及早就醫檢查;家族中有癌症病史者,應定期做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天正好眠,但有睡眠障礙的人,不論一年四季都容易睡不好、失眠,有些人以為睡前小酌幾杯可助眠,其實是錯誤的!營養師指出,酒精確實有放鬆的作用,但利用喝酒助眠的方式,只會愈睡愈累,睡再久都睡不飽,嚴重影響睡眠品質,也容易上癮,非常不建議。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酒精能抑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天到了,天氣開始轉涼、變乾燥,小心發生腦中風!醫師指出,秋季早晚溫差變大、氣候乾燥,提醒罹患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小心血管不穩定的收縮及乾燥的氣候造成腦中風。國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美靜表示,秋天氣溫、氣流變化劇烈,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後,會使交感神經興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不動,會導致血液滯留下肢靜脈,引起腿部腫脹、疼痛及皮膚變褐色;若血栓脫落流入肺部,恐引起肺栓塞,嚴重甚至導致休克而死亡。醫師指出,下肢深層靜脈栓塞在臨床上很常見,提醒民眾千萬不要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以免發生致命危險。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患小心失明危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全球共有3億6千萬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失明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25倍。眼科醫師表示,長期高血糖狀態容易導致身體各器官功能失調,許多糖尿病患身失明危機而不自知。飲食型態改變,據統計,國內糖尿病患者高居十大死因前四名,全台糖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余秝潾報導)時序進入秋冬,在這季節變化時,異位性皮膚炎極易好發;皮膚科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會反覆發作,皮膚的微生物群落失衡扮演關鍵角色,至於要對抗異位性皮膚炎,穩定病症並降低復發率,首要做好皮膚的保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王國憲主任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因基因異常、周圍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成癮物之一,許多人開心也喝酒,不開心也喝酒;而酒作用在人體因可抑制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類似安眠鎮定之作用。然而,飲酒過量將導致肝臟負擔,長期喝酒會導致胃炎、胰臟炎、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以及神經與心血管等系統的病變,不得不慎。世界衛生組織(...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