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

曾沛慈利用清淡減糖法改善體質與體重 入行十年的曾沛慈,終於擁有自己個人的售票演唱會,她的初衷天賦是歌唱,卻也因為進入演藝圈,漸漸也培養出對演戲的熱愛。她說:「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個性愈來愈要求完美,每次跟資深的前輩工作時,我看到他們做的努力,就會更趨勢我要更認真、更專注、更專業。」 原本只是想為演唱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國人蔬菜普遍吃得少,加上外食方便,三餐都是外食的”老外”也不少,常聽到的外食組合包含:牛肉麵、滷肉飯、便當(小菜非蔬菜)、水餃…等,加起來一整天蔬菜量可能連一碗都不到。蔬菜吃得少會導致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其實吃夠蔬菜除了補充纖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心臟病患天熱胸悶痛 應盡快就醫檢查夏天天氣炎熱,除了嚴防中暑,若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也要多注意,因高溫容易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這時心臟負擔變大,加上夏天流汗時,身體水分蒸發使血液變濃稠,這時就可能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堵塞;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又見殺子案件 家扶呼籲還給孩子生存的權利台南市發生疑似母親餵食藥物再勒死昏迷幼子後上吊自殺事件。家扶基金會何素秋執行長表示,每位兒童俱有生存權利,是獨立個體,並非父母的財產;殺子後自殺,是兒童虐待中最不可挽回的悲劇!兒虐致死案例 每年不斷攀升依據衛福部數據統計,在兒少保...

閱讀詳情 »

撰文/李晏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明明已經將膽囊切除了,為什麼還有類似膽結石的症狀出現?曾有報導指出一位年近70的男性,一年前因膽結石切除了膽囊,沒想到近期又開始出現右腹部悶痛、腹瀉等症狀,就醫後才發現,這回,竟得了「膽管結石」。   10%的患病風險 衛生福利部胃腸肝膽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1歲劉女士近日出現雙手麻木、雙腳無力、走路困難超過1年了,做頸椎核磁共振後確診是長節頸胸椎後縱靭帶鈣化,醫師曾表示嚴重程度是只要進行手術一定會癱瘓,諮詢第二意見後,發現仍有手術介入的空間,於是術後住院一個月再加上半年復健,終於能夠重新走路。 患者七節脊椎全被靭帶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平日是否有多注意爸爸的情緒狀態呢?聽過身邊男性朋友訴苦嗎?為什麼男性較少開口求助?根據衛福部105年死因統計發現,男性(68%)自殺身亡比例高於女性(32%),而根據衛福部公布104年全民健康保險統計,發現男性於精神科就診率僅不到一成,若依年齡分析,20歲以上男性就...

閱讀詳情 »

7、8月是龍眼的產季,甜蜜蜜的龍眼往往讓人一吃就停不下來,龍眼的好處有哪些?又有哪些該注意的事項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龍眼有補血、益脾、開胃之效,適量食用有益健康;然而,龍眼甜度高,容易多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亦可能會造成痰多、咳嗽等不適症狀。  龍眼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包括...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