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胎兒健康量測胎動的2大原則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日升 胎動,是孩子出生前與媽咪最大的互動,更重要的是可以得知他在腹中的狀況。通常不可能24小時都利用超音波檢查胎兒的狀況,因此大多數的時間,並不清楚肚皮下發生了什麼事。唯有正確測量胎動,孕媽媽才能及時掌...
閱讀詳情 »2017年9月4日
奶嘴可能會影響語言發展!如何戒除奶嘴,專家教你小撇步...
戒除奶嘴看時機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 戒除奶嘴對寶寶來說是重大的改變,此時爸媽的支持與鼓勵很重要,必須與寶寶站在同一陣線。 吸吮是本能也是需求 大約於妊娠32周,胎兒在媽媽腹中即已能做出吸吮的動作,出生後,在正式邁入心理學領域中所...
閱讀詳情 »驗孕前連續服用感冒藥,怎麼辦?!得知懷孕前,做這些事要緊嗎?
得知懷孕前做這些事要緊嗎?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懷孕後,常常是媽咪重新檢視生活習慣的契機,如果未知懷孕前,不小心做了可能影響胎兒而心生不安的行為,建議一定要仔細向婦產科醫師告知與詢問。 孕...
閱讀詳情 »自然產好,還是剖腹產好?準媽媽一定要知道的生產風險面面觀...
孕婦須知 自然產與剖腹產‧生產風險面面觀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醫師 風險經常伴隨著事件而存在,無論是剖腹生產或自然分娩,不但皆存在相同的生產風險,不同的生產方式也各自存在不同的一般性風險。 早期社會生產具高風險 早期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代,生產有...
閱讀詳情 »想要高人一等? 把握入秋轉骨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長得像大樹一樣,但若是不如人意時,該怎麼辦呢?時序入秋,今年九月七日正值白露,也是傳統中醫認為適合邁入青春期的孩童,服用轉骨方的節氣,家長最好是帶孩子就醫診治,辨證論治後對症下藥。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醫師表示,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吃補...
閱讀詳情 »記憶減退誤當老化 失智悄悄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失智照護不只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沉重需要共同分擔的沉重壓力。依據失智症盛行率推估,新北市預估有3萬8千位失智症患者,面對漫長又沉重的照顧責任,對家庭照顧者不論在生理或心理都是沉重的負荷。 出現記憶減退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 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指出,失...
閱讀詳情 »48歲男癱軟突中風 7公分黏液瘤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48歲的王先生突然昏迷、手腳癱軟被緊急送醫,醫師初步研判很可能是中風,經過仔細檢查才發現中風的原因原來是病人的心臟長了一個7公分大的黏液瘤。 對已經中風的患者 微創手術更適合 花蓮慈院神經內科醫師羅彥宇表示,當時病人出現急性栓塞性腦中風的症狀,加上檢查時也有聽到病人...
閱讀詳情 »生薑塗腋下止汗?恐成二次傷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入夏以來全臺都壟罩在熾熱陽光中,身上老是有異味,腋下也常因為出現汗漬而陷入一片濕的窘境嗎?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人會利用止汗劑延緩出汗情況,也有許多人因為飽受多汗體臭困擾,迷信網路偏方,利用生薑切片、辣椒碘酒、山藥擦拭腋下,沒想到體臭問題無法緩解,反而造...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