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4日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馬來西亞羽球名將李宗偉去年驚傳罹鼻咽癌,發病後接受33次電療,效果良好。回憶抗癌過程,李宗偉表示,電療到第3個星期時,喉嚨已經全部破了,吞嚥時還會引起劇烈疼痛,相當煎熬,以致食慾盡失。家人擔心他營養不足,只能幫他噴麻藥,趕快將食物吞下,辛酸過程非外人所能想像,若是做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時序邁入秋冬,「想尿卻尿不出來」的患者也隨之增加,其中以50歲以上男性最為明顯。75歲的趙爺爺,近三年來飽受小便不順所苦,晚上甚至得上廁所五次,讓他精神不佳,脾氣暴躁,即便先至診所服藥治療,症狀卻無改善;經轉診就醫確診為攝護腺肥大合併膀胱過動症,透過雷射攝護腺手術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OHCA(到院前死亡)主要是因患者在心臟停止時,加上救護人員未到達前,沒有人及時搶救,促使後面癒後效果有限;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指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由轄區消防分隊送來的OHCA人數就約兩百多件,其中存活數約40多位,但良好出院的患者僅有10人,可見及時搶救的關鍵...

閱讀詳情 »

美國職棒大聯盟國家聯盟分區系列戰開打,從外卡戰晉級的聖路易紅雀隊再度演出逆轉秀,在八局跟九局猛攻六分,以七比六打敗亞特蘭大勇士。勇士雖然在九局下半連敲兩支全壘打追到一分差距,最後仍然輸掉主場優勢。(陳楷報導)紅雀的先發投手米柯拉斯開賽就連投兩次保送,加上佛瑞曼的安打幫勇士攻下一分,而紅雀一直到五局,...

閱讀詳情 »

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的總教練米奇帶兵兩年後被球隊開除,成為今年球季結束第七位離職的總教練。大都會今年排名國聯東區第三,落後釀酒人三場勝差無緣搶國聯外卡,前洋基總教練吉拉迪有可能接任。(陳楷報導)大聯盟今年最老的三位總教練麥登、尤斯特跟博奇都在球季結束後離職,但年輕的教練也不容易保住工作。42歲...

閱讀詳情 »

▲健康保「胃」戰,第一步得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遠離胃癌風險。(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根據國健署的統計,每年約新增3700人罹患胃癌,且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胃癌的成因複雜,但國健署分析強調,在胃癌的危險因子當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重...

閱讀詳情 »

▲英美等地都傳出電子煙害。(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電子煙」禍害還在擴大!董氏基金會今(4)日指出,美國CDC最新發布的電子煙嚴重肺病疫情報告,繼上周12人死亡之後,最新死亡人數累計至18人,且各州通報病例亦從805件直接破千,已達1080人;就連向來主...

閱讀詳情 »

▲台北慈濟醫院腦神經科醫師定期前往關懷下轉至承作醫院的病患。(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急性中風後的照護,極其重要!50歲的黃小姐,前些日子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一側手腳無力,送急診就醫診斷有出血性腦中風,緊急會診腦神經外科醫師治療,恢復狀況良好,由於符合急性後期的醫療整合...

閱讀詳情 »

下腹痛止痛吃到失效… 摸到腫塊才知道罹癌了【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一名28歲的宋小姐,生活作息正常,某天開始連日下腹痛,止痛藥吃到失效,糞便潛血檢查卻無異樣,後來側身摸到腫塊才接受檢查,發現大腸、肝臟都有腫瘤,還轉移到腹膜多處。收治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建勳主治醫師表示,宋小姐當初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鼻咽癌是頭頸部癌症中第二常見,僅次於口腔癌,在台灣每年約10萬人中會有5至6人罹患鼻咽癌,好發年齡為50-60歲,男女比例約為3:1。罹病原因除了長時間吸入有害氣體,如空氣中的石棉、鎳、吸菸或二手菸等因素外,多數的鼻咽癌與EB病毒(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感染有密切關...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