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2日

臺灣四面環海,漁產豐富,國人飲食中常見水產品,而新聞報導也偶有食用水產品中毒的事件。根據食藥署108年食品中毒資料,「組織胺」發生中毒機率為天然毒素中最高;另每年11月到3月的河豚產季,也會有偶發河豚毒素事件,屬於神經毒素類中毒,如果未能及時處理,恐有致命的風險。新鮮水產儘快吃 有效防止組織胺食藥署...

閱讀詳情 »

火鍋是天冷、圍爐或是聚餐不可缺席的美食,在吃飯的過程中有沒有好奇過這一盤或是這一口有多少熱量呢?這次好食課整理了火鍋的熱量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一鍋香噴噴的熱量有多少吧! 專欄目錄 不同湯底、湯頭的熱量:麻辣、牛奶、沙茶你選對了嗎?火鍋料熱量與營養素:貢丸、燕餃、蛋餃,常見丸子哪個熱量高?火鍋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大腸癌仍居冠,尤其雲嘉南地區盛行率高,每十萬人有接近五百人罹患大腸癌。根據研究,有26%的息肉無法被傳統大腸鏡檢查發現,而這些未被發現的息肉有58%的機率在3至5年內會進展為大腸癌。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唐家沛醫師與嘉義大學資管系合作,開發「人工智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首批AZ疫苗今(22)日全台同步開打,行政院長蘇貞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帶頭打「第一針」希望讓民眾安心,陳時中上午也脫口而出若國產疫苗研發成功應由總統蔡英文優先接種,但下午再面對媒體追問是是已排定如此時?陳時中改口澄清,這只是「個人意見」、「有這樣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帶頭接種AZ疫苗,希望能讓國人能夠施打得更安心,陳時中下午親自主持臨時疫情記者會時,外界關切他打完疫苗的狀況,陳時中直說「我還好」、「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背會有些痠痠的」。陳時中也舉法國曾有過H1N1疫苗「緩打潮」結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首批AZ疫苗今(22)日在全台58家醫院同步開打,第一波由風險最高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優先接種,但未來全民「普打」的準備已經上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宣布,為有效追蹤民眾接種疫苗後的健康情形,與HTC完成建置「Taiwan V-Watch」COVID-19疫苗接種健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蟹肉棒是常見的火鍋料,在丟進火鍋之前,要不要先幫它脫衣服,常引起網友爭論,有人認為,拿掉塑膠套,蟹肉棒就會散掉,因此會影響口感。有人則說,一定要拿掉,不然恐吃下塑化劑等化學物質。 對此,食藥署於臉書「食用玩家-食藥署」貼文中指出,「蟹肉棒烹煮前記得先把外面的塑膠套拆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魚油、魚肝油均是保健食品,但許多人搞不清楚兩者差異,以為大同小異。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兩者來源不同,保健作用也不一樣,在服用之前,建議諮詢營養師、藥師,再決定如何使用。 魚油從魚脂肪萃取而成 用於急重症患者降低發炎反應 蘇秀悅說,魚油主要是從魚的脂肪組織中萃取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油脂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一,但是你知道它是如何從一顆種子變成油脂呢?為了讓民眾安心用油,食藥署針對國際間最普遍的做法,也就是食用油製程的「油脂抽取」與「油脂精製」兩大步驟,進一步解釋說明。油脂抽取 常見壓榨法與萃取法食藥署說明,一般食用植物油的抽取方法有「壓榨法」及「萃取...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