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與人工甜味劑的危險性

糖與人工甜味劑的危險性 問題在於攝取過多的精製糖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中有許多問題。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最大問題就在於醣類過多,顧名思義,醣類過多就是糖分攝取過多的意思。說清楚一點,就是砂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糖分,特別是精製糖類攝取過多之意。

不僅是甜味劑,精製過的穀類(白米及麵粉等)也不太好。砂糖的主成分為蔗糖,而蔗糖則是一種由葡萄糖及果糖所結合而成的雙糖類。說到人體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醣類(碳水化合物可分為單糖類及雙糖類)。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所以並沒有什麼錯誤的地方。 根菜類(紅蘿蔔等蔬菜)等植物性食材中都含有豐富醣類,但亞洲人不只是吃根菜類,也吃芋薯類及白米等食物,因此就算沒有砂糖也會面臨醣類攝取過多的問題

人體所需的三大營養素分別是醣類、脂質及蛋白質,而製造人體組織的主要營養素,則是蛋白質及脂質。人體所需的能量來源基本上是醣類,但脂質也能提供人體能量。

寫到這邊,許多人應該都看不出糖有什麼問題。不過,我們必須盡可能避免攝取砂糖與葡萄糖。另外,取代砂糖的甜味劑,包括蔗糖、糖蜜、果糖、玉米糖漿(HFCS等)等醣類,也都應該避免攝取。

在攝取砂糖後,血糖就會隨之升高,但最後卻會誘發胰島素大量分泌(胰島素分泌)。這種胰島素大量分泌的現象,對人體而言並不健康。

當胰島素分泌過多時,人體就會生病,接著身體會對胰島素產生抵抗力(胰島素抗性)。在胰島素抗性的作用下,胰島素降低血糖的效果會變得愈來愈不明顯。

 

糖與人工甜味劑的危險性

別等生病才看!
這是一本教你遠離食安危機 非讀不可的救命健康書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全球獨有的台灣國寶「牛樟芝」,研究顯示其有助保肝、調節免疫等功效,是坊間詢問度破表的珍貴藥材。不過,不肖業者誇大療效等手法,也讓牛樟芝蒙受不白之冤。台灣牛樟芝龍頭公司董事長吳光照指出,透過智能化植物工廠,控制風、光、水、氧、菌,經歷多年才成功栽培出有效物質濃度最高、產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好久不見!」88歲排灣族頭目高丁娘率領族人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探望院長侯明鋒,一見面就給大擁抱,還忍不住抹淚。原來族人的家園差點因違章建築被政府收回,幸好侯明鋒爭取將之改建為「娜麓灣文化健康站」,不只保住家園,一樓還成為長照據點,一圓族人的在地安老夢。醫療專業打造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夏季溼熱難耐,容易有頭昏腦脹、疲乏無力、胸悶等症狀,以為是中暑,休息一下就會好,但事實上也有可能是心臟發出的警訊-主動脈瓣膜狹窄!主動脈瓣膜狹窄拖到心衰竭才就醫 恐活不過2年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明賢表示,主動脈狹窄好發於80歲以上族群,但通常前、中期沒有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28歲的張先生長年貧血,近日經常感到腹脹、難以消化,至腸胃科就醫,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靠近幽門的地方有廣泛性發炎,十二指腸也有潰瘍過的疤痕,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幽門桿菌感染,雖經藥物治療後以改善消化症狀,但長期貧血的問題仍有待持續追蹤。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