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悲傷五階段」別抗拒憂傷 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悲傷五階段」別抗拒憂傷 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當摯愛的親人離開人世間;當心愛的人無故分手;當陪伴20年的寵物離世;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事、物抽離時,我們的世界彷彿徹底崩解。根據《CNN》報導,美國精神病學家庫伯樂.羅斯(Kubler-Ross)在1969年提出了「悲傷五階段」,包含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且悲傷五階段不是線性的,有可能會在一瞬間經歷每個階段,或是不斷循環,如果正在經歷這些階段的人,請看以下分析與建議,幫助自己度過。

一、否認

一般人無法在一瞬間或一天之內完全接受負面的消息,在否認的時候,有的人會呈現一種「麻木反應」,不代表內在沒有哀傷、失落感,是因為還處在抗拒的階段。例如在喪禮上,明明跟往者是很親近的家人,表現卻異常冷淡、冷漠、恍神,這都是否認的反應,而這樣的反應與痛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蔓延,如果現在你正處於壓到性的否認中掙扎,可以先試著告訴自己,停止與現實情況進行鬥爭。

二、憤怒

憤怒,其實是對失去的一種自然反應,無論是抱怨老天爺不公、抱怨身邊的親友,都是很自然的現象。「憤怒是表達痛苦的方式」,對於失去一切的人來說,一開始的悲傷就像在海上迷失,與任何事情產生不了連結,而憤怒就是船錨,在虛無當中暫時找到定點。在憤怒之下,可能會有「絕望」或「無能為力」的感覺,有時會引發內疚和自責,但其實要知道,每個人最終都會死去,一個人的消失或離去,並非絕對是自己一個人造成的。讓自己以健康的方式表達憤怒,無論是在海邊放聲尖叫、跑步或是任何運動,可以幫助釋放情緒。

三、討價還價

討價還價通常也源於內疚感,在這個階段,會開始有很多的「要是我這樣做,或許他就不會離開了;早知道我不要這麼做,或許可以挽回這個局面」的念頭,不過也許在失去之前,當下你已經盡力了,只是內疚感作祟導致討價還價,要記住,儘管我們盡了最大努力,有時還是會發生壞事。

四、沮喪

當重大事件,深刻影響生活時,會引發憂鬱症或極度悲傷,並且這樣的悲傷有一種會永遠持續下去的感覺,或者會把自己關起來,只想一個人靜靜的,或是對生活的各種事情提不起勁。「悲傷」會在不同的時間襲擊人們,例如,在失去心愛之人的第一年不會感到憂愁,但有可能到了第三年,那些深處的悲傷會突然間湧出,為什麼?因為在一段時間內,有些人會有「所愛的人,只是去度假了,總有一天會回來」的錯覺。

而憂鬱階段的「深深的悲傷」實際上是認知到,「我所愛的人走了,再也不會回來了。」如果您認為自己因失去或死亡,而感到沮喪,請尋求精神科醫生進行評估。要應對悲傷,也可以尋求朋友、家人或團體的支持,並定期進行自我保健。

五、接受

「接受」並非代表接受了「你所愛的人離開」,這只是意味著,「你現在接受了生活的新現實」。例如:我是一個寡婦,我一個人住。接受也並非「悲傷的結束」,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是會有很多時刻會想起離去的那個人。

那麼悲傷何時會結束?「這個人離開多久,或許就會悲傷多久。」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會永遠帶著痛苦而悲傷。悲傷最終會以「愛多於痛苦」來記住離開的人。進入「接受」的階段,意味著你正在康復,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克服」悲傷,悲傷是學習將失去融入我們的生活,讓我們能夠在新的現實中勇往直前,悲傷始終常伴,但悲傷完整了我們,就像眼淚是屬於我們的一部分,我們與之共存。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1名60歲男性總感覺疲憊又常會腰痠,先赴腎臟科照超音波後發現雙側腎水腫,進一步做電腦斷層後找出病因,原來是高達100克的攝護腺肥大阻塞導致尿液逆流到腎臟,加上膀胱脹滿後仍有溢漏現象。經醫師建議多波光雷射治療肥大的攝護腺,隔天拔除尿管,順利解尿後,確認腎功能恢復正常後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第三波新冠疫情各國接連爆發!近來世界各國確診數均創下新高紀錄,特別是法國、義大利、德國和西班牙越來越多地區相繼被隔離,第三波情爆發完全止不住,雖然俄羅斯的現況相對趨緩,許多專家警告俄羅斯疫情仍有惡化的風險,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汀(Mikhail Mishus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胃腸道基質瘤是僅次於大腸癌及胃癌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台灣每年至少新增200至300名疾病個案,而大部分的患者經由手術治療再搭配標靶藥物可以穩定病情,但仍有少部分基因變異的患者,對於傳統標靶藥物治療反應不佳。6.4%胃腸道基質瘤患者 傳統標靶治療效果不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日常的診間中常常會遇到膝蓋不舒服的患者,抱怨著在上下樓梯時膝蓋便會疼痛,或是出外上廁所蹲下跟站立時有困難等等,經過檢查後常常發現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宇指出,在膝蓋的使用過程中,隨著老化等因素會造成關節內部的軟骨會有所磨損,此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