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盆大口」流血不止 原來是紫斑症纏身

「血盆大口」流血不止 原來是紫斑症纏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牙齦出血、全身莫名青一塊紫一塊,竟是「紫斑症」上身!台中一名六十歲老先生,今年初刷牙時發現,只要稍一用力就是滿嘴血,過幾天甚至沒刷牙時牙齦也流血,口腔不時「血盆大口」,吃飯幾乎是浸泡在血水中,食不滋味。不僅如此,還伴隨血尿,手臂、大腿出現點狀瘀青和大塊紫斑,緊急住院治療,才發現血小板數值僅10000/μl,已低於正常值(150000/μl),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紫斑症」。

診治該案例的臺中榮民總醫院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王建得表示,紫斑症是一種常見的免疫性疾病,每年平均每10萬名兒童約有4人發病、成人則約有5.8人發病,與自體免疫系統、個人體質、病毒感染、腫瘤及荷爾蒙有關。小孩與成人均可能發生,差別在於小孩多為急性發作,但自發性痊癒機會也高,而成人則好發於40歲以下女性,症狀常超過半年以上為慢性發作。

免疫系統大錯亂 攻擊血小板導致自體出血

王建得主任解釋,紫斑症成因複雜,大多數是因免疫系統錯亂,體內不明原因產生抗血小板抗體,進而破壞血小板,減少血小板生成,導致血小板數量從正常值十五至四十萬降至兩萬以下,造成自體出血,症狀包括口腔與牙齦出血、皮膚出現大規模點狀出血、血尿、四肢與軀幹出現大塊瘀青或瘀血,或是經血量異常變多;若出血點發生在內臟、腦部、腸胃道,嚴重者可能致死。

目前紫斑症治療方式,第一線治療以類固醇、免疫球蛋白、單株抗體為主,視情況會輔以脾臟切除術,用以阻礙血小板流失速度。第二線治療則是「血小板生成素」,為血小板生成素母細胞接受器的刺激素,用以刺激巨核細胞的增殖及分化,提升血小板數目。

血小板生成素治療 老翁血小板升回門檻

王建得主任提到,該名老先生以血小板生成素治療後,兩週內血小板數值便上升到五萬,雖然血小板數值較低,但若能維持在兩萬「出血門檻」的數值之上,就不易影響正常生活,只要避開劇烈撞擊性的活動或運動即可。

王建得主任強調,雖然現階段紫斑症治療方式僅能「治標」,單單解決血小板不足問題,短時間尚無法根治,但只要固定回診,就能與它和平共處,不用再擔心會出血危及性命,也不需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但若要拔牙或開刀,仍應事先提醒醫師。

王建得主任呼籲,若身上出現不明出血,且症狀持續長達一、兩週以上,無論出血症狀嚴重與否,民眾千萬不得輕忽,若不及早就醫,很有可能長期處於無預警的危險之中;若檢查發現血小板數值低於三萬,更應積極治療。從十月一日起,台中榮總、三軍總醫院、高雄醫大、馬偕醫院,將輪流舉辦紫斑症互動策展,現場將有互動機台及首日衛教講座,讓民眾對紫斑症有更深入瞭解。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維他命D跟乳癌有關,因為乳癌細胞株在細胞培養的實驗中知道維他命D可以抑制乳癌細胞株的生長並導致凋亡;在動物實驗中證實高濃度的維他命D可以抑制乳癌細胞的生長。研究:熱帶女性陽光下活動多 較少罹患乳癌另外一個流行病學中也發現,熱帶地區常常在陽光下活動的女性,乳癌發生率較低,在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新竹報導】1位60多歲婦女因為不停地咳嗽、發燒4天,體溫為攝氏39.2度,神情倦怠,由家人帶至醫院看診。家人表示婦人日前已因發燒咳嗽在附近診所就醫,但是服用幾次藥物後出現嚴重暈眩、嘔吐等症狀,因此不敢再服藥。可是連日持續發燒,呼吸很喘以外,還有晚上夜咳嚴重導致無法入睡。 &nb...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美國8月底爆出因吸食電子煙出現第1起死亡案例後,最近再爆第2起,美政府緊急宣導大家停止吸食電子煙。台灣拒菸聯盟呼籲政府以此為鑑,展現維護國人健康決心,加強與民意代表溝通,盡快啟動「菸害防制法」修法,全面禁止新興菸品。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許多小朋友都有暴牙、戽斗、咬合不正等問題,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牙醫部一般牙科主治醫師蔡玉鈴提醒,家長必須慎重面對,否則除了影響發育,還可能因此自信心受創,產生自卑感、不安等心理障礙。   1名呂姓男學生,有嚴重咬合不正問題,牙齒排列擁擠且往前發展,變成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