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姿勢」易肩關節損傷 再生醫療助找回關節健康

「這姿勢」易肩關節損傷 再生醫療助找回關節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也是唯一可以720度轉動的關節,為應付這樣大角度的轉動,相對也讓其失去了穩定度,因此,肩關節常處在一個容易受傷的狀態。而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NG姿勢第一名,就是「開車、拖行李箱時反手拿東西」,常一個不慎就讓肩部韌帶拉傷。另外,對於某些特定運動,需常將手臂舉過頭,如:揮拍、自由式等等,肩關節損傷的機率又更高,若無妥善治療,都會讓損傷情形惡化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肩關節損傷過去治標不治本 再生醫療助改善

過去肩關節損傷普遍使用口服藥物、局部注射類固醇或深層熱療、電療等物理療法來協助治療,但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指出,這些方式通常只能緩和患者疼痛程度,並無法有效修復受傷組織,當患者重回運動場或是重複施作相同動作,仍可能反覆發作。

林瀛洲理事長說明,隨著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再生醫療研究越來越透徹,其最大優勢在於透過自體組織再生及細胞療法,讓受傷組織能夠修復,才能徹底解決關節損傷問題。

PRP療法超夯 血小板濃度、數量影響成效

近來常聽聞的PRP療法(platelet-rich plasma,富血小板血漿療法),即為再生醫療的一種,透過血液成分分離器分離血液來蒐集自體血小板,再注射到受傷部位,達到促進受傷器官恢復的方法。

有的人會想問,為什麼自己接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PRP療法,狀況似乎仍無起色?林瀛洲理事長分享,在自己幾十年來的臨床經驗中,使用過不少種血液成分分離器,其中,不同種分離器蒐集血小板的方式相異,有些是用試管放進分離器來離心,但離心力較差,且需以人工方式將血液注入試管中,因此較易有汙染風險;也有全自動封閉式的分離器,分離完直接用機器將血小板注入針管,協助減少人為接觸的機會,增加安全性。

林瀛洲理事長也提到,使用不同血液分離器,血小板濃度、數量甚至裡面成分也都有差異,再加上血小板活化時間短,血液分離出血小板到助設置患者受傷部位的此段時間長短,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PRP療法的效果。

適量運動適時休息 從頭減少肩關節損傷 

不僅姿勢不良、重複動作會讓肩關節損傷,人體自然的老化也可能使關節出現問題,要減少肩關節損傷,除了關節活動後適時休息,平時也要施作基本肌力訓練來保護關節,若關節持續不適也要及時接受適當治療,配合正確的復健,才能避免反覆受傷。

【延伸閱讀】

關節治療新趨勢,從「關節智能儀結合再生醫學」給你精準治療

中榮推再生醫療修軟骨 不用置換膝關節也能打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心臟與主動脈之間的「大門」主動脈瓣膜,是血液進出的重要樞紐,隨著年齡增長,瓣膜會因退化而造成鈣化,進而出現嚴重狹窄,若未即時接受治療,存活期可能不超過2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明賢表示,根據統計,主動脈瓣膜狹窄在85歲以上老人盛行率約4%,若發現家中長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雖然不會立即造成死亡,但是卻讓病人飽受疼痛折磨,特別是有些患者初期症狀不具特異性,也常容易被一般醫師誤認為痛風或退化性關節炎而延誤治療黃金期。台北一位簡小姐在手指持續腫脹疼痛五週後,經由醫師檢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開立口服藥物治療(DMARDs)。然而...

閱讀詳情 »

受今年氣候影響,全台高麗菜大豐收,不僅品質一流,價格更是經濟實惠,自然也成為許多婆婆媽媽餐桌上的首選!不過,雖然高麗菜美味、好吃,且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但想要留住高麗菜的營養好處,到底該怎麼吃才對呢?就讓專業營養師來教我們,如何正確料理、食用高麗菜吧! 高麗菜是高CP值蔬菜 能顧胃、防癌、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纖細的小真身材與烏黑的長捲髮是她的招牌,但在她42歲那年被診斷乳癌,手術在她前胸留下一道疤痕,接下來化學治療又讓她失去了多年來的長捲髮,男友也在這時後離開她。幸好小真在成大醫院乳房醫療團隊治療期間,還有病友志工王小姐溫暖陪伴。王小姐擔任病友志工已經將近20年,只要一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