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這種病」症狀似感冒,變化兇又難治!醫籲小心6徵兆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

「這種病」症狀似感冒,變化兇又難治!醫籲小心6徵兆日

一名年約50歲的患者,10年前因皮膚紅疹與腫塊就醫,檢查發現是「淋巴瘤樣丘疹」,歷經6年左右的化學治療卻無好轉,後續甚至惡化為「T細胞淋巴瘤」,多次接受化療、放療亦無明顯改善。

惡性淋巴瘤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3,000人,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9名。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後期是因為引起免疫反應而出現症狀,早期常見「燒、腫、癢、汗、咳、瘦」6大症狀,若出現其中一個症狀,表示疾病侵襲性較高、變化快,需要盡速就醫。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生率佔9成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表示,淋巴癌可分為「何杰金氏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東方人多以後者較常見,比例約佔92%;「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可再細分為「B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及「NK細胞淋巴瘤」,其中佔比較小的T細胞與NK細胞的發生率約佔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之10~15%,也是目前最缺乏較新穎且有效治療的一種淋巴瘤。

而「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多以化學治療為主,容易伴隨噁心、嘔吐、掉髮或疲倦等副作用發生,讓患者在治療歷程上相當辛苦外,也有治療無效的可能性。此外,許多患者期盼透過骨髓幹細胞移植的方式來根除疾病,但移植過程的艱辛及移植失敗的可能性,再加上治療費用的經濟支出,雙重壓力都考驗著病友與照護者的信心。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黃泰中說,前述個案即是「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在一線治療中強忍副作用接受化療與放射線治療,卻無明顯改善,而有效的標靶治療龐大的經濟負擔讓他一度放棄。所幸,後來替他申請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治療,療程後檢查不出癌細胞,目前穩定追蹤已達3年餘。

黃泰中解釋,根據最新的臨床數據,「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在「CD30陽性T細胞淋巴瘤」患者的第一線治療上,可以降低5成疾病惡化的風險,7成以上患者可以延長存活超過5年的時間,甚至在現有治療成效較差的皮膚T細胞淋巴瘤,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也可顯著延長無疾病存活期超過1年,且目前已獲得第一線的健保擴大給付,可減輕癌友家庭的經濟負擔。

黃泰中進一步表示,所謂「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即是結合「單株抗體」與「細胞毒性藥物」,過去在標靶治療上,往往單獨使用單株抗體或是細胞毒性藥物,如今醫療科技的進步,讓兩者產生綜效、提升抗癌成果。

以淋巴癌為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可透過辨認癌細胞上的「CD30表面抗原」有效殺死癌細胞,也提升患者治療時的生活品質,甚至提供患者治癒的可能性,為生活帶來全新希望。

淋巴癌小心6大警訊:燒腫癢汗咳瘦
民眾在面對淋巴癌上該如何提高警覺?李啟誠提醒,越早發現越有治癒的可能性,民眾可注意身體的6大警訊「燒、腫、癢、汗、咳、瘦」:

  • 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
  • 莫名發燒
  • 咳嗽
  • 盜汗
  • 全身發癢
  • 體重莫名其妙減少超過10%,並感覺疲倦

若出現疑似的症狀,都應提高警覺儘速就醫諮詢,及早發現淋巴癌,積極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陳鈞凱/資深醫藥記者 想要在床上更放得開嗎?來點天然的催情劑,效果或許不錯!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喝酒助性」這個說法,事實上,儘管不算嚴謹研究,但還真有部分調查證實喝酒真的能助性,叫人更放鬆投入,兩性專家及醫師更提出「助性酒」也分好壞,像紅酒、梅酒適合女性,而啤酒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過年期間走春送禮,不少人愛送補品類的健康禮盒,但對癌症病人而言,這份好意未必是好禮,反倒可能暗藏風險!醫師警告,臨床常見有癌友獲贈「巴西X菇」、「龜鹿X仙膠」等補品,瞞著醫師吃,不補則已,一補若補出肝腎功能、腸胃功能異常,連正規抗癌治療都得喊停。事實上,抗癌不...

閱讀詳情 »

▲長時間彎腰、姿勢不良,容易引發下背痛等困擾。(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下背痛怎麼老治不好?現代人因為長時間姿勢不良,下背痛已經成為許多人揮之不去的困擾,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李宜軒提醒,其實「日常保養」是預防脊椎退化、發炎最重要的事,除了避免腰椎過度彎曲、負重過重之外...

閱讀詳情 »

近日疾病管制署進行台灣地區流感病毒株分析,發現流感疫苗中的B型流感病毒株則與流行現況零吻合,引起大眾廣泛討論。這樣還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由於流感病毒株變異很大,世界衛生組織僅能預測當年度可能流行的病毒株製成疫苗,即便未能100%吻合,但接種流感疫苗仍能提高身體的保護力,降低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