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開放加熱菸」公共政策平台連署雖成案 國健署一開口直接回絕了

▲有民眾提案要求「合法開放加熱式不燃燒菸品」,但國健署表達反對立場。(照/翻攝自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開不開放新興菸品,有民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合法開放加熱式不燃燒菸品,納入健康菸捐」,附議人數正式超過5千人的成案門檻,相關主管機關須於7月18日前具體回應。不過,衛福部國健署今(20)日直接表態回絕,強調基於保護青少年,正研議修法禁止電子煙、加熱式菸品等新興菸品。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衛福部立場以保護青少年為主、為優先,目前已送入立法院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即以「不開放」為原則方向。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說,國健署會依規定將收集到的資訊以及國際相關做法等,一一公開回應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之上,但國健署正研議的是要在《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中,繼電子煙之後,把加熱式菸品也納入,予以禁止輸入以及販賣。

羅素英指出,國際相關研究資料顯示,針對16至19歲的青少年,其嚐試電子煙或加熱式菸品,遠比傳統紙菸的吸引力要來得大;以美國為例,在開放電子煙之後,當地高中生的使用比率從2011年以來已經大幅度躍升到20.8%,每5個高中生就有1人嚐試使用。

羅素英表示,在鄰近的日本以及韓國,相同的狀況也在發生,青少年的新興菸品使用率都在上升,基於保護國內青少年的立場,這些收集到的實證及國際做法都會一併公開回應提供民眾瞭解。

照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心家裡的新生兒發展遲緩嗎?每個成長階段,有一些小動作,家長可得緊盯觀察!國健署今(7)日就提醒,像是孩子成長至4個月時,會不會持續注視人臉而表現出興趣;6個月時,會不會翻身,這些都是可以自我檢視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的關鍵小動作,爸媽可以參照兒童健康手冊內容,平常勤觀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9個月大的寶寶,日前開始反覆發高燒,原本以為只是一般疾病常見症狀,沒想到高燒不止超過3天,身上更出現紅疹,媽媽著急地進出多家醫院反覆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直到日前轉院詳細檢查,才確診竟是「非典型川崎氏症」。醫師提醒,此病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病主因,嚴重者恐會致命。 ...

閱讀詳情 »

大腸癌長年暫居台灣發生率與死亡率前三名,107年因為大腸過世的病人人數高達5,823人,是台灣衛生當局長期關注的議題。大腸癌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然而過去卻因為沒辦法及早發現而造成死亡人數逐漸攀升。自民國93年起,推動5大便潛血篩檢,更自民國99年開始納入健保給付,並且於民國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