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電玩失調症」影響生活?心理師4建議遠離成癮

別小看「電玩失調症」嚴重性!宇杰(化名)是大學新鮮人,因為個性害羞,剛到新環境不知道該怎麼跟同學互動,所以聽到有人在討論電玩連線遊戲時,便想可以藉此來認識新朋友。沒想到卻因此上癮,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網路上,常常玩到半夜還不睡。長期下來,不只每天無精打采,上課遲到、影響課業;更少有機會與同學互動聊天,朋友也變得越來越少,甚至因此陷入低落、憂鬱情緒。直到家人意識到宇杰的異常,才決定帶他尋求臨床心理師的協助。

「電玩失調症」影響生活?心理師4建議遠離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列入新版的《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11)中,正式將俗稱的「電玩成癮」列為成癮行為之一!

別小看電動影響力 WHO將「電玩失調症」正式列入成癮行為

不過,電玩遊戲真的會讓人成癮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葉俞均表示,今年6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列入新版的《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11)中,正式將俗稱的「電玩成癮」列為成癮行為之一!由此顯示,現今隨處可得且貼近民眾生活的電玩娛樂,確實有讓人上癮的可能性。

「電玩失調症」上身?3大臨床指標助判別

至於民眾要如何知道自己或親友,是否有「電玩失調症」的問題?葉俞均心理師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其實已針對「電玩失調症」列出3大臨床判斷指標:

指標1:對於玩遊戲失去控制(包含玩遊戲的頻率、次數、強度、持續及結束的時間)。

指標2:將電玩遊戲優先於日常事務。

指標3:即使因此造成負面結果,卻仍持續增加打電玩的時間。

若上述成癮的3大指標連續出現12個月,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社交、學業、工作,就可能被診斷為成癮。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縮短。

「電玩失調症」影響生活?心理師4建議遠離成癮

適度從事能刺激大腦前額葉的活動,有助於提升衝動控制能力,包括規律的戶外活動或運動(如打球或跑步)、腦力激盪或邏輯判斷(如桌遊)及從事其餘喜歡的活動(如藝文欣賞等)。

不想對電玩沉迷、上癮?心理師4建議助改善

但想要避免、改善「電玩失調症」,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葉俞均心理師解釋,在生活有玩遊戲的人很多,但真正成癮的人多半是少數。且常是因為在現實中有適應問題、未能被滿足需求,才將電玩遊戲變成逃避場所。但愈來愈沉迷其中的結果,就可能因此忽略了現實生活應有的責任及人際互動。

所以解決、改善方法絕對不是切斷網路這麼簡單!而是要想辦法從現實生活中的心理及社會層面提供玩家需要的滿足。葉俞均心理師建議,如果意識到自己或家人朋友有「上癮」可能,不妨試著從下列4建議著手調整、改善:

1.預先規劃生活結構:每晚睡前習慣性的規劃明天應作事務的日程安排,越詳細具體越好,一次過好一天,並為今天成功完成目標給予自我肯定。

2.培養休閒娛樂活動:適度從事能刺激大腦前額葉的活動,有助於提升衝動控制能力,包括規律的戶外活動或運動(如打球或跑步)、腦力激盪或邏輯判斷(如桌遊)及從事其餘喜歡的活動(如藝文欣賞等)。

3.增加人際互動機會:定期與家人、朋友、同事聚會,累積現實生活當中關心與支持的力量。

4.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若仍感到難以控制,建議可尋求精神科、心智科等專業人員的協助。

【心理師小叮嚀】:

最後葉俞均心理師也提醒,電玩遊戲、網路科技、3C產品日新月異,提供民眾便利與娛樂,也是生活當中很重要的輔助工具。因此,想要避免「電玩失調症」上身,根本之道不是戒除上網,而是學會「控制」;也不需要排除網路世界,只要懂得「平衡」網路與現實生活,就能輕鬆擁有不迷「網」的人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5/613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加工食品含有許多合法天加物,如讓蛋糕綿密,麵包Q彈、沙拉醬、冰淇淋滑順的要素都是乳化劑或增稠劑,但最新研究指出,部分乳化劑、增稠劑恐改變腸道菌相,促進腸道發炎,誘發代謝症候群。 喬治亞州立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班諾特伽新研究團隊以聚山梨酯-80、羧甲基纖維素等兩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女性更年期是一個特殊的生理時期,身體會產生相當大的變化,罹癌率更是大幅上升;然而,雖然有些女性並沒有得到癌症,卻因無法適應身體變化而罹患憂鬱症。許多人會問,即將邁入更年期,或正在渡過更年期,我該做什麼準備或因應?國泰健康管理中心預防醫學部長陳皇光醫師表示,簡單的說,女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民眾過年期間,心情放鬆飲食不節制,不只年菜大魚大肉,高糖高脂零食更是不離手,年後才驚覺體重上升、腰圍胖一圈。營養師強調,年後最好做好飲食控制,多喝水、多蔬果、多全穀類,以及多運動,維持約3至4天,就能回到原本的體重。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民眾過年平均發胖1.7公斤,男...

閱讀詳情 »

一、鐵觀音的六個禁忌不宜飯前飯後大量飲茶,正確的做法是:餐後一小時再喝茶,且不宜過濃。2.體弱營養不良、貧血患者忌飲茶3.尿結石患者忌飲茶4.忌睡前飲茶5.忌飲隔夜茶6.忌飲用變質茶、頭道茶。二、普洱茶的禁忌1、不宜空腹喝濃普洱茶,宜因人擇時而飲2.普洱茶隨泡隨飲,不宜茶水浸泡過久再飲,忌飲隔夜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