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黑豹」男星43歲大腸癌離世! 專家:糞便潛血是警訊

「黑豹」男星43歲大腸癌離世! 專家:糞便潛血是警訊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漫威英雄電影角色「黑豹」(Black Panther)飾演者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經證實與世長辭,原因是罹患大腸癌,得年43歲;回看台灣,大腸癌在男性發生率第1名,女性則是第2名,大腸癌發生原因很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只要規律檢查早期發現,就能降低死亡機率。


國內許多醫師與營養師多認為,喜歡油炸油煎食物、喜歡吃牛羊豬等紅肉、蔬菜纖維攝取不足,都會導致腸道蠕動緩慢,增加大腸癌罹患風險;然而增加蔬菜纖維攝取,就能促糞便排出,穩定排出不良物質,大腸癌風險就可以降低。


除了自我防護外,規律檢查也非常重要,在台灣衛福部國健署,提供高風險族群規律糞便潛血檢查,用最有成本效益方式,先看看腸道有無意狀,一旦發現陽性,就能使用內視鏡檢查,確認大腸內有沒有瘜肉或癌組織。


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表示,一般來說約1千人就可能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如果糞便潛血呈現陽性,約5%機會是大腸癌,也就是20人中有1個是大腸癌病患,疾病威脅大幅增加。但還好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發現到大腸有異常組織,有50至60 %機會是0期或1期,絕大部分都能治癒,發現末期的機會僅7%。(相關報導:糞便有血!大腸癌?痔瘡?分不清 便便顏色藏玄機


邱瀚模強調,當有症狀時再發現大腸癌,20%恐怕已經發展到末期,5年存活率恐怕大幅降低,治療方式也非常複雜,因此在無症狀時把病徵找到非常重要。一旦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接受大腸鏡檢查時發現瘜肉或異常組織,去除後經醫師判斷,大約3至5年要再執行1次大腸鏡檢查,假使大腸鏡確認無異狀,則回到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當陽性出現再接受大腸鏡檢查。


專科醫師也提醒,要降低大腸癌發生,就醫定要改變生活習慣,增加活動時間,高風險食物最好避免,至少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發現異狀搭配大腸鏡檢查,越早處理異常組織,發生大腸癌機會越低,存活機會也越高。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植牙前審慎評估不貪快 美好人生「植」得更好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在台灣,每年約30至40名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發生率位居世界第二,膽道閉鎖是臨床上兒童肝病致死原因,也是兒童換肝的主因;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美惠醫師指出,新生兒黃疸雖較常見,但部分因嬰兒膽道閉鎖等嚴重的肝病引起的黃疸,則屬於病理性黃疸,不得輕忽嚴重性。 嬰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40歲的黃先生是電腦工程師,肩頸痠疼已持續超過半年,起初以為是長時間使用電腦所引起,但最近常常會在休息時間也開始痛起來,轉動脖子時感到有條肌肉被緊緊拉住,連抬手取物有時都會抽痛,肩膀上的肌肉摸起來硬梆邦,輕輕一按就痛的哇哇叫。做了X光、核磁共振檢查都無異狀,吃藥也難以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65歲女性右耳突發性聽力障礙、略微步態不穩而就醫。聽力檢查發現右耳感音性聽力損傷53分貝,左耳聽力正常;聽性腦幹檢查,結果呈兩耳間第5波潛值差1.5 毫秒大於正常值(0.2毫秒),右耳各波也有不正常延長現象;而核磁共振檢查則呈現右側內聽道處有一1.7公分大小的腫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2011年,蘋果公司創辦人之一賈伯斯,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逝世,引起大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關注。彰基副院長孫茂勝醫師表示,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十大警訊,因症狀相當多元,經常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