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死亡累計5例】國內單日死亡添3例 指揮中心研判慢性病增加重症風險

【新冠肺炎死亡累計5例】國內單日死亡添3例 指揮中心研判慢性病增加重症風險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昨(29)日晚間3名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分別是第34例、第108例、第170例。指揮中心研判3人因有慢性病史,增加重症風險,加上日前第19例與第27例死亡,目前台灣共有5例死亡。

 

指揮中心日前資料,第34例患者是日前北部醫院群聚指標個案,引發多人群聚,包含家人、護理師、同病房不同病室的病人與探病者感染,曾經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脫口而出「林口」二字,確認沒有出境紀錄,研判在國內感染。

 

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第34例入院心臟就不好,雖然經治療肺炎有好轉,因心律不整心衰竭,最後治療無效逝世。

 

針對第108例周志浩補充,該病逝患者曾經在3月5日至14日帶旅行團前往奧地利與捷克旅遊,體重超過健康標準,心肺功能比較差,具有心血管疾病史,3月20日出現呼吸窘迫,開始肺炎加重,昨日傍晚因嚴重肺炎死亡。

 

周志浩同時補充,第170例患者有癌症病史,日前有西班牙旅遊史,住院期間曾經使用奎寧類藥物治療,但沒有明顯效用,肺炎病況加重轉入加護病房,由於肺部浸潤越來越嚴重,昨日晚間因全身器官衰竭病逝。

 

單日新增3名新冠肺炎死亡案例,讓台灣累計5人因新冠肺炎死亡。回顧前2名死亡個案,首例是中部機場白牌車司機(第19例),1月27日發燒與咳嗽症狀,2月3日呼吸急促就醫,當時因找不到感染來源,引起全國關注,指揮中心研判患者因B型肝炎與糖尿病史,身體狀況不佳,最後肺炎合併敗血症病逝。

 

第2名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第27例),是北部1名80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衰竭慢性病,新冠肺炎治療期間,曾經使用抗愛滋病與抗瘧疾藥物治療,都不見明顯成效,最後因敗血症休克病逝。

 

台灣新冠肺炎重症分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統計至第298例,台灣新冠肺炎患者中,共有15位曾經使用呼吸器治療,比率約5%,目前仍有9位仍在使用呼吸器。如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共有19例曾經有嚴重肺炎,比率約6.4%。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2歲陳小姐,四年前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合併骨轉移,長期感到腰痠背痛,求助於中醫治療,但症狀卻未改善,甚至病情加劇;之後經手術、化療及放射線治療,且調整生活步調,才逐漸控制病情,直到105年腫瘤指數升高,醫療團隊建議標靶藥物治療,但陳小姐考慮身體衰弱,返診不容易,便決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很多人困惑,乳房良性腫瘤到底要不要切除?31歲的黃小姐摸到左邊乳房有2公分小腫塊,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除了原本觸摸到腫塊,還有2個約1.5公分小腫塊,切片檢查確診為乳房纖維腺瘤。雖然是良性腫瘤,但擔心腫瘤增大造成困擾,又怕開刀會留下疤痕。與醫師討論後,進行超音波導引真空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是國人健康最大敵人,慶幸的是,台灣常見的癌症中,有四種癌症有可用且有效益的篩檢工具,可以早期發現;因此,國民健康署推動四癌篩檢,對於身體健康且沒有任何癌病症狀的民眾,提供篩檢服務。四癌篩檢 協助早期治療根據國健署統計,四癌篩檢每年的服務量超過5百萬人次,平均一年可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臺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與「社圈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聯合承辦的「第九屆世界小腦及運動失調症研究學會大會」,日前於臺灣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共來自美國、英國等18個國家、大約120位專家學者與會。國內學者成功推展臺灣學術研究實力及促進國民外交,進而幫助臺灣醫界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