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被香港嚇到!陳時中「意外又怵目驚心」 台灣大解封不再有時間表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李新琳/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趨緩,台灣何時能大解封?外界近來頻頻點名7月是時機點,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明確表示,在Omicron疫情之下,很難用時間去判定開放的程度,「不能用時間當目標」、「要用疫情相關指標當目標」,得用疫情規模做為解封的依據,他甚至用怵目驚心形容鄰近香港的疫情大爆發,以香港為例,強調台灣開放不能操之過急。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新增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例本土個案及66例境外移入(2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陳時中表示,今早針對航班落地採檢,抽驗了91個人,但陽性是零,這是比較有趣的情況,應該是機率的關係,儘管國際疫情本周比上周下降13%,但台灣周遭國家仍相當嚴重。

陳時中一一分析,日本疫情漸穩定,確診人數維持在5、6萬人;韓國則維持在高峰,來到15萬人,已經是國際7日平均最高,這也是7日平均最高從歐美國家開始轉到亞洲;另外,越南也持續升高,連海島國家、管制嚴格的紐西蘭也有2萬多人。

陳時中緊接著說,說是意外也好、怵目驚心也好,就是香港,其邊境管制仍維持「14+7」,且檢驗時間拉長到20天,境外移入個案不多,在個位數,但整體確診人數在超過1千人之後, 一周就翻了一倍,在超過1萬人之後,變為2、3天就翻一倍,現在更是一天就一倍,前二天還在3萬多人,現在已經5萬多。

香港累積死亡人數也近千人,陳時中說,這一波疫情之前,香港死亡為每百萬人28人,比台的36好,但這一波下來,台灣一樣維持36,香港卻已到了150左右,短時間不見好轉,他提出這些相關數據,就是希望讓大家能夠了解在Omicron疫情之下,很難用時間去判定開放的程度,要時時綜合判定,才有辦法把疫情控制住,像香港這樣大爆發,台灣如果沒有警戒或疏忽, 大爆發也不是不可能,不能操之過急。

陳時中強調,大解封一定會伴隨大流行,台灣社會現在無法承受這樣的大流行,因此,不能用時間當目標,要用疫情相關指標當目標,做為解封的依據。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本土+5!米迪幼兒園外擴「燒向彰化」 源頭?新驗出一家三口感染早

降血脂藥驚驗主成分不足! 食藥署公布「十全柔脂膜衣錠」29萬粒回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開心切蛋糕,來自緬甸偏遠山區的濮小妹妹,露出天真可愛的笑容,很難想像之前的她因為先天性的舌部血管瘤病變,終日大量出血也進食困難。 濮小妹妹因為未在一開始就接受適當治療,隨著年齡增加,整個舌頭已長成正常體積的三倍大,甚至造成上呼吸道嚴重阻塞,所幸在國際醫療組織幫助下,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夏日瘋減肥,許多年輕上班族美眉習慣以優格或優酪乳來當正餐,既有飽足感又健康,但董氏基金會調查卻發現,標榜「原味」「零熱量」的市售產品,其實可能吃進更多的糖。 仔細看標示,發現添加的東西五花八門。市售優酪乳和優格基於消費者口感之考量,不論調味或原味,都添加很多糖分及香料...

閱讀詳情 »

中華隊青少年撐竿跳國手葉耀文7月出國參加南美洲世界盃,卻因為無「竿」可跳,被強迫棄賽,消息一出,引起網友關心,許多人紛紛留言問體育相關的官員在幹嘛,中間環節出了什麼問題「當選手遇到種種困難時,政府就神隱了」,就連民進黨立委許智傑都在臉書批「體育署不應讓選手孤軍奮戰!」 (圖片翻攝自:http://t...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