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證實BNT首批有90萬劑 學生後輪到年輕人!陳時中:開放優先打18-22歲

【有影】證實BNT首批有90萬劑 學生後輪到年輕人!陳時中:開放優先打18-22歲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李新琳 /台北報導

年輕人能打BNT疫苗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下午宣布好消息,除了原先開放12歲至17歲的學生將直接校園造冊接種之外,其餘劑量將優先提供預約平台意願登記,且尚未接種過疫苗的18至22歲民眾通通可以預約。陳時中說,這是考慮到這批人打得到疫苗機會比較少,加上學校要開學了,所以希望把缺口補起來「年輕人打到機會很大」。指揮中心估開放後人數約百萬人。

看到BNT疫苗將來台,國內預約平台近期又掀起「搶打潮」,截至昨天傍晚5點為止,指揮中心統計,已上網勾選意願登記BNT疫苗的人數就有接近330萬人。

陳時中下午證實,外傳首批BNT疫苗將在9月1日抵台,他只能說「時間很接近」,而目前掌握將分二批運送來台,每一批約90萬劑出頭,詳細數目字目前還無法確定。

陳時中說,原本BNT計畫中是優先開放給12歲至17歲對象造冊接種,但他要特別宣布再開放給18至22歲民眾預約登記,這是鑑於AZ疫苗也已經開放到23歲了,希望能把缺口給補齊,因為其他人都有機會打各種不同的疫苗,但18到22歲打得機會比較少,加上學校要開學,所以希望把缺口補起來。

至於台大提出大學生也要校園造冊接種一事,陳時中直言,不見得會比較方便,但既然學校有意見,不是不能討論,只是學生施打點很多,大學生自主性也滿高的,在預約平台直接來打,應該是更方便。

陳時中也回應外界質疑年輕人打BNT由不行變優先,是否政策轉彎?他強調,一切還是以最大效益為考慮,打完第一劑有5、60保護力,打二劑有8、90保護力,在一個人身上只有8、90,在有限的疫苗前提之下,廣泛的打第一劑才是對社會防護力會比較好。

指揮中心亦強調,防疫是政府唯一的考量,疫苗接種開放對象,會視疫情趨勢、接種狀況及疫苗到貨情形等綜合評估規劃,儘速讓所有國民接種疫苗,獲得保護力。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本土病例+3死亡+1 陳時中:新北2例、台北1例還不知來源!

未來10年罹患5大主要慢性病風險 只要3步驟!衛福部平台幫你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一般人是沒事多喝水,但醫師提醒,對於多囊腎患者而言,不多喝水極可能出事。(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遺傳到俗稱「泡泡腎」的多囊腎,在台灣,竟有一群病人曾一度只能每天督促自己猛灌大量白開水下肚,以求能延緩自己走上洗腎一途的時間,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正...

閱讀詳情 »

▲遺傳「多囊腎」上身,不敢、不願生育,常成為患者最大的遺憾。(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害怕生下一輩子註定要洗腎的娃娃!今年34歲的阿成(化名),25歲時因為突發高燒、腰痛,這才發現自己竟有俗稱的「泡泡腎」,最終難脫洗腎命運,也因為這一種最常見的遺傳...

閱讀詳情 »

▲結石卡在不同位置,可能引發身體不同部位的反射痛。(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下體疼痛難耐,竟是體內有「石頭」在作怪!門診有40歲出頭男子,陰囊、陰莖突然開始一陣一陣的隱隱發痛,但既沒撞擊到,近期也沒有騎腳踏車,擔心自己是不是「整組壞光光了」急忙就醫,醫師一驗...

閱讀詳情 »

▲有特殊體質的人服用磺胺藥,發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提高49倍。(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具抗菌和消炎功能的磺胺藥,普遍被用來當作抗生素或治療許多發炎性皮膚疾病,儘管是老藥,卻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約有5分之1的台灣人帶有基因型「HLA-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