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營養師解析】春天後母心,過敏季來臨!內裡外在都要兼顧,營養師教你這樣踢走過敏元兇

【營養師解析】春天後母心,過敏季來臨!內裡外在都要兼顧,營養師教你這樣踢走過敏元兇

天氣回暖,氣溫讓人心情變好,卻也讓許多父母開始煩惱了!溫度轉變的時間,也是許多小朋友特別會過敏的時刻,根據統計,台灣約有高達20%人有蕁麻疹困擾,兒童異味性皮膚炎盛行率則是10%,在這時間飽受皮膚紅腫、搔癢問題的小朋友不在少數。

空氣濕潤、溫度增加都會讓塵蟎更容易滋生,而除了塵蟎之外,春天也是許多植物開花的季節,花粉也是造成常見過敏的原因之一。想要減少這些困擾可以怎麼做呢?今天營養師就要來教大家如何內外兼顧,減少這些換季不適問題!

【營養師解析】春天後母心,過敏季來臨!內裡外在都要兼顧,營養師教你這樣踢走過敏元兇

四種營養素幫你抗氧化、抗發炎,減少過敏問題

首先從吃的方面來看,過敏症狀其實與發炎息息相關,在飲食上我們需要攝取適量的抗氧化營養素,就能減緩過敏與發炎的症狀。常見的維生素A、C、E以及⍵-3脂肪酸是最佳的抗氧化營養素,在飲食中應適時安排相關的食材。

每餐1碗蔬菜,1拳頭水果,補足維生素A與

紅橘色的蔬果,像是紅蘿蔔、南瓜、牛番茄都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而維生素C可以從水果攝取,尤其是柑橘類與芭樂、奇異果含量特別高,只要維持每餐1碗蔬菜(記得也要有橘紅色蔬菜)、1拳頭大小的水果就能攝取到適量的維生素A跟C。

【營養師解析】春天後母心,過敏季來臨!內裡外在都要兼顧,營養師教你這樣踢走過敏元兇

一天一湯匙堅果補充維生素E

維生素E也是效果極佳的抗氧化營養素,可以促進免疫功能,提升抵抗力,一天當中只要攝取到1湯匙或者1拇指大小的堅果,就可以補充到維生素E囉!

每週至少吃2-4次油脂豐富的魚類

想要攝取⍵-3脂肪酸,最常聽到的來源就是魚油!我們可以將秋刀魚、鮭魚、鯖魚等油脂豐富的魚類加入一週的菜單中,食用2-4次,就能從飲食中吃到⍵-3脂肪酸,幫助油脂平衡,減少發炎。

【營養師解析】春天後母心,過敏季來臨!內裡外在都要兼顧,營養師教你這樣踢走過敏元兇

不只是飲食,挑對衣物也能減少過敏與發炎不適!

除了補充營養素控制內在的發炎因子之外,外在的保護也能減少過敏、發炎!

皮膚科醫師指出,像衣服整天都會接觸肌膚,是我們的第二層保護層,若是選到穿著不夠細緻或不透氣的衣物,都會影響屏障功能以及表皮菌叢生態,導致皮膚搔癢、過敏發炎的狀況持續惡化。

選用天然材質衣服減少摩擦與刺激

選購衣服時,應該避免尼龍、聚乙烯類、大管徑粗糙羊毛、毛料等衣物,這些衣料容易摩擦和刺激皮膚,皮膚易過敏或有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的人建議穿天然材質的衣服。

【營養師解析】春天後母心,過敏季來臨!內裡外在都要兼顧,營養師教你這樣踢走過敏元兇

選擇含有足量醫療級四級的氧化鋅衣料,加強抗菌效能

醫師也提到,挑選衣物時可特別留意醫療級四級的氧化鋅機能布料,近年來在一些衣料會添加氧化鋅,與一般的抗菌塗層不同,更能減少壞菌滋生,有助於維持肌膚的菌種平衡。

將足量的醫療級四級氧化鋅混入織品進行紡紗,讓氧化鋅與紗線緊密結合,可達24小時長效抗菌,水洗100次仍具有抗菌效果。

【營養師解析】春天後母心,過敏季來臨!內裡外在都要兼顧,營養師教你這樣踢走過敏元兇

如果家中有小朋友皮膚特別容易過敏、搔癢,爸媽可以從每天的飲食上進行調整,讓橘紅色的蔬菜出現在餐桌上,讓飲食看起來更漂亮、美味也更加健康。

衣料則從選用氧化鋅機能布料,或棉質、絲質的衣物開始,減少摩擦,增加抗菌效果,就能讓小朋友減少皮膚過敏、發炎的困擾囉!

文/林世航 營養師

【營養師解析】春天後母心,過敏季來臨!內裡外在都要兼顧,營養師教你這樣踢走過敏元兇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WHO「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中提到,全球每年增加 990 萬人罹患失智症,意即約每3秒鐘即新增1名病例。失智症的照顧重點在於「陪伴」,新北市政府攜手雙和醫院、臺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及失智共照中心於10/7共同舉行「2018 RUN伴臺灣-新北場」,伴走路線自雙和醫院出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80歲的黃奶奶,因為扶起在家跌倒的先生後,就有腰痛不適情形,一開始以為是拉傷,想說休息幾天就好了,可是下背痛持續長達兩個多月,每天翻身或起床時、走路或拿起稍微重量的東西都會導致嚴重疼痛,疼痛導致黃奶奶睡眠品質、行動能力變差,生活品質嚴重下降。老齡化社會問題 易有骨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人口快速增加,失智者因疾病因素,導致被詐騙或觸法之案例時有所聞。為保障失智者及其家庭之權益,台灣失智症協會與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蘇天財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了全台五場失智症法律諮詢培訓,提昇律師對失智症及常見法律議題之了解,並將透過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全台分會提...

閱讀詳情 »

過去認為的高血壓是140/90毫米汞柱以上,而2017年11月美國心臟協會重新定義130/80毫米汞柱以上即為高血壓,原因是當血壓超過130/80毫米汞柱時,出現心臟併發症的風險是血壓正常者的2倍,因此下修標準來提醒民眾,當達到新標準時就是一個警訊,就要開始控制血壓。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